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教育名家名著:魏源《默觚》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父魏邦鲁作过江苏嘉定、吴江等地巡检。他少年时代,家道中落,所以自幼从母读书,母绩子读的生活陶养了他的性格。年15岁补县学生员,好读史,并对阳明学很感兴趣。17岁时因家贫,一边学习且一边开始授徒。19岁时曾就读于湖南岳麓书院。年20随父至北京,从胡墨庄习汉儒家法,又问宋儒之学于姚敬塘,学公羊学于刘逢禄,并与龚自珍等切磨古文辞。在京3年,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后归湖南长沙授徒讲学。
    1822年,魏源中顺天乡试举人。自此放下教业,充当地方官的幕僚。1825年,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他编纂《皇朝经世文编》,首开清末编辑时务政论文编的风气。由此他开始留意经世济用之学,并立志以经世济用之学来拯救清王朝。然而,魏源在仕途上极为坎坷,屡试不第,只好长期充当幕僚,寄人篱下。1829年时魏源36岁,考进士又未中,捐了一个内阁中书舍人,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内阁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为他后来撰写《圣武记》准备了丰富资料。他自己说:“内阁为典籍之藏,国朝掌故之海,乃留意一代典故之学”。
    魏源自32岁时起在贺长龄处作幕僚,至52岁时止,整整20年的时间,长期在江南作幕僚,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陶澍、两江制府陈公銮、林则徐、陆建瀛等筹划漕、河、盐、兵政,办理漕粮改海运,改革官盐弊政等事,同时以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撰写了《默觚》、《老子本义》、《孙子集注》、《庸易通义》、《筹漕篇》、《筹河篇》、《军储篇》等著作。同时他还为两江总督陶澍筹议海运、水利、盐政,撰有《筹鹾篇》。在这些著作中,魏源阐发了革新社会、改良吏治、改革教育与学术的主张,成为当时与龚自珍齐名的“通经致用”代表人物,世称龚魏。
    道光二十一年(1841),魏源参加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在浙江参加抗英斗争。鸦片战争失败后,他深感清王朝政治无能和军事外交腐败,以为非更法图强不能救国保种,于是他将长期积累的资料撰成《圣武记》十四卷,以清初的武功激励人民振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抗英救国。不久,他又接受林则徐的委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撰成《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共100卷,到1847年完成,首刻于扬州,1852年最后定稿重印于高邮。该书除记述各国地理、历史之外,还介绍了一些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进步主张。这部书在清末成为了解西方文化、军事、地理、历史的重要著作,并作为我国第一部世界地理教科书用于学校。
    道光二十五年 (1845),魏源以52岁的年龄参加了会试,始考中进士。以后出任东台、兴化知县。在兴化县任内,他体察民情疾苦,“为民诸命”,有“拯饥拯溺之功”。咸丰元年(1851)。他出任高邮知州,在此改建书院,创设义学,注重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咸丰三年,他倡办团练,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但不久因“迟误驿报”太平军起义而被革职。晚年他弃官举家迁往兴化,从此专心著述,直至咸丰七年病卒。
    魏源生于清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政治腐败,国防废驰,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把侵略势力扩展到中国,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古国大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危机四伏,清王朝行将灭亡之势不可逆转。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中,作为地方阶级改良派的知识分子,他忧国忧民,企望以经世致用之学来改造学术,改良教育,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他没有认识到清王朝腐败的根源是封建社会制度,也没有提出从根本上改革封建社会制度的主张,但是他以拯时救弊的抱负,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弊政的经世思想,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改革封建教育的第一人,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他一生著有《古微堂集》、《古微堂诗集》、《老子本义》、《孙子集注》、《书古微》、《诗古微》、《元史新编》、《圣武记》、《海国图志》等重要著作。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
    《默觚》是魏源《古微堂集》中的一短篇论著。《古微堂集》有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木刻本,有黄象离增补重编宣统元年(1909)国学扶轮社印行本,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魏源集》也将《默觚》收录进这个集子的上册中,共80页。
    《默觚》集中反映了魏源的修身论、认识论、天理论、人才观、历史观等思想。全书分为两篇,即学篇、治篇。《学篇》(1—14)阐述了为仁、为德、为善、忠孝以及谦虚、格物等修身内容和方法。他主张学习要用志不分、勤学好问、格出欲念、反情复性、循序渐进;还论证了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君师道一等观点。《治篇》(1—16)主要论述了他的人才观、历史观和为政思想等。提出了培养人才、任用人才、识别人才的方法。他将三代以上和三代以下的历史加以比较总结出了许多历史经验。还分析了教化、诤谏、立法、刑赏、卜筮等对治理国家的作用;强调了人才培养在国家治与乱、盛与衰中的重要影响。
    本书主要思想有:
    (一)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强调“行”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和人的后天实践作用。他认为人的认识是“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今人益于古人”,“身教亲于言教”。人们要了解事物,就必须亲自与它接触;反对从书本中寻找知识的治学方法。他举例说:看了五岳地图的人,以为了解了山,却不如上山打柴的人走一趟知道得更清楚。他还以“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者日敏”的例子,说明不存在天生的聪明与天生的愚蠢的人。
    (二)在修身方法上,他主张:(1)去掉自身的异端,“攻他人之异端,不如攻一身之异端”,“攻一身之异端”始而以道德战纷华,既而以中行绳过、不及,内御日强,外侮日退,则人我一矣,则自身之异端尽矣。”(2)要不断进取,勤于学习,以致“去禽而人,由常人而善人,而贤人,而圣人,而人道始尽。”(3)要智勇与德结合,“用智如水,水滥则溢;用勇如火,火烈而焚;故知勇有时而困,且有时自害”,只有君子的德行才能使它们“多而不溢,积而不焚”。(4)要逸乐勤劳,积善成德,居安思危,于治忧乱。(5)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自以为是。“物望不孚,德业不进者,无不由于自是而自大。”“作德之事千万端,皆从自反而起”,“能自反而心常畏,畏生谦,谦生虚,虚生受,而无一物不可容。”(6)要格物,“立德、立功、立言、立节”。“何谓大人之学格本末之物?曰:意之所构,一念一虑皆物焉;心之所构,四端五性皆物焉;身之所构,五事五伦皆物焉;家国天下之所构,万几百虑皆物焉。”(7)要遵循孝道,他说“人之为道也,敬天地之性而不敢亵,全天地之性而不敢亏。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孝之外无学,孝之外无道”。
    (三)在学习方法上,他认为:(1)学习要注意力集中,“溺心于邪,久必有鬼凭之;潜心于道,久必有神相之。”他说,这不是鬼神之力而是由于精诚之极。他还说“君子之于道也,始于一,韬于一,积于一,优游般乐于一。一生变,变生化,化生无穷。”“道以多歧亡羊,学以多方丧生。”(2)要反情复性,“凡不学之人,患莫甚货、色;学道之人,患莫甚好名,而皆起于我见。”所以,“君子之学,不主逆而主复。”他引用管子言学的话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外敬内静,能反其性,性将大定。”(3)学习不能急于求成,“政未熟而急求治,治必乱;化未熟而急变俗,俗必骇;虑未熟而急图功,功必阻;德未熟而急知名,名必辱。”(4)要虚心,勤学好问,“经天纬地之文,由勤学好问之文而入,文之外无学,文之外无教也。”
    (四)“学问之道”得来不费功夫的,必定很容易失去;只有经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得到的,才能兢兢业业保持下去。他认为“圣人之道”不在豪放高远的虚幻理想中,而在枯槁寂寞的平常实践中。他主张“君师道一”,“三代以上,君师道一而礼乐为治法;三代以下,君师道二而礼乐为虚文。”他分析说:“礼乐”为“道之器”,“兵刑”为“道之断”,“食货”为“道之资”。“道”体现于每一件事中叫做“治”;把这些事情写进方略,使后世求道制事以它作依据,就叫“经”;将“经”放入成均、辟雍,由师氏、保氏、大乐正加以传授,这就叫“师儒”;“师儒”所教育的学生,由小学进入国学,由侯国贡给朝廷,就称做“士”,九年能通经的“士”,“以淑其身,以形为事业,则能以周易决疑,以洪范占变,以春秋断事,以礼、乐服制兴教化,以周官致太平,以禹贡行河,以三百五篇当谏书,以出使专对。”
    (五)魏源认为学问是无止境的,“有豢身之学,爵禄而止矣;有华身之学,謏闻而止矣;有以身济身之学,犹效邦国而止矣;有践形尽性之学,耄老不足,死生夭寿不可离,则未知所止矣。”因此,人们应该不懈地努力学习。
    (六)教育要培养有真才实学且能明德亲民的人才,为国家服务。他批评后世培养人才,“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及一旦用之也,则又一人遍责以六官之职,或一岁而遍历四方民夷之风俗;举孔门四科所不兼,唐、虞九官所不摄者,而望之科举免册之人。始也桃李望其松柏,继也彩胜望其桃李;及事不治,则拊髀而叹天下之无才。”他认为“清谈玄虚之士不可以治民”,“足民治赋之才不可以语性命,此亲民而未明德者也”,“潜修养性之儒未可皆共事功,此明德而未能亲民者也。”“学道者宜各自知所短,用人者宜各因其所长;勿以师儒治郡国,勿以方面之材责师儒”。
    (七)国家的治理有赖于贤才,“功莫大于成君德,而立政次之,故有内匡,有外匡”。不然,临大事才去求人才就很艰难了。对于人才要有合理的态度,他说:“人主与忠信道德之士处,若服兰芍然,久而不知其芳”,“专以才取人,必致取利口;专以德取人,必致取乡愿。”“天下小人不可尽诛,小人之有才者尤不能不用,但止可驱策于边疆而不可用于腹心密勿之地。”这就是说,在发展教育的同时,要储备人才,合理利用人才,不能浪费人才。
    (八)国家的荒乱有六种;堂陛玩愒,政令丛琐,物力耗匮,人材嵬茶,谣俗浇酗,边场弛警。历代亡天下的祸患有七种:暴君、强藩、女主、外戚、宦寺、权奸、鄙夫。他把整个国家比为人的身体,“后元首,相股肱,诤臣喉舌”,“庶人鼻息”。认为国家要养成“忠厚之治”很重要的一步,即兴教化,“有教而无化,无以格顽;有化而无教,无以格愚。”
    魏源的《默觚》有这么几个优点:(1)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朴素的辩证法对他的修身论、人才观等作了阐述。认为世间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传统观点。他以这种变化的观点解释社会历史,肯定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化,断言“后世之事”可以“胜于三代”。(2)他毫不留情地对清的教育腐败现象予以揭露,指出:把持朝政的大官僚“除富贵而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事,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才为何物”,明哲保身,不重视人才的培养,贻害国家。(3)魏源反对“贵以袭贵,贱以袭贱”的做法,主张实行“量能而授之职”的用人原则,以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公平地为社会所用。(4)他把老子、墨子也称为圣人,“老子治天下亦何可得哉,墨子治天下亦何可得哉!柳下、伯夷、伊尹,方以内之圣也,老聃、墨翟,方以外之圣也。”他十分鄙视因循守旧的孔孟之徒,将这些人称为“庸儒”、“腐儒”;怒斥“庸儒读周孔之书,用以误天下。”“腐儒之无用亦同于异端”。对宋朝理学也进行了严厉的抨击,揭露“宋儒专言三代”。把理学斥之为“俗学”,认为理学教育“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实际上没有用处。他把教育育人与治理国家紧密结合,要求培养真才实学、亲民明德的人才,反对空疏无用的教育。
    魏源对教育的一些认识相当精辟,他的思想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魏源的教育思想和《默觚》这部论著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在他看来“无一息之变”的事物中,“不变者道而已”,认为社会要变却反对根本改变封建教育制度;他不相信鬼神,却又十分强调人才培养客观条件的作用,相信“才量受诸天,福量受诸天”,功名与运会“相值而成,亦才十之三而天命十之七。”在他的道德观中认为“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劳心者不劳力,尚武者不修文”等都是很消极的。该书对教育的论述显得比较零散;而且《治篇》偏重阐发他自己的人才观、历史观和为政思想等,对教育的直接论述笔墨不多。
    魏源作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敢于反对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揭露时弊,提出了适合当时社会实际的教育主张,极见爱国主义情怀。(别必亮 毕诚)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