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曾鼐)孝友世家、名儒硕辅、崇本堂……50幅镶裱在木框玻璃内的匾额拓片,与朱红色拱门、花色琉璃牌坊交相辉映。27日,中国古代匾额科举拓片展在北京国子监开展,匾额与古殿共同述说着历史变迁的荣辱兴衰,见证千年的科举文化。 古代匾额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匾额曾遍及宫殿、城池、关隘、河桥、街道、里坊等,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以致千行百业曾出现“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况。北京近800年的科举史中,曾是诸多科举最高等级的会试、殿试等的重要考场,也诞生了200多名状元、近5万名进士。但如今,大城小巷已难觅匾额踪迹,牌匾文化正日趋消亡;目前除了孔庙中元明清进士题名碑外,京城有关科举的遗迹更是寥寥。 27日,中国古代匾额科举拓片展在北京国子监开展。这是国子监首次进行大型的户外展览,50幅载有千年科举史的匾额拓片在辟雍大殿前排开,与青松绿柏、雕廊画柱相得益彰,让人沉醉在匾额文化与科举历史的长河中。 “匾额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说。今年68岁的姚远利从1999年起收藏牌匾,并创办了科举匾额博物馆。本次展览中,他精挑细选了50幅藏品,将匾额的形状和字迹拓印下来制作成拓片进行展出。 记者看到,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题的“金石为开”匾额拓片摆在场地中央,小楷书法用笔纯熟,奇正相错。对面,黑底红字的“崇本堂”拓片上,每个字足有1米多高,红漆字款清晰可见。“每块儿匾都记录着一段历史,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匾额、研究牌匾文化”,姚远利说。 姚远利说,由于牌匾多以石、砖、木等制作而成,体积硕大、运输困难,往往很难进行实物展出,所以利用拓片的形式,自带展架,移动方便,可集中进行室外展览;而且拓片能更清晰地显示匾额的文字、年代,“能方便更多人欣赏匾额的书法艺术,了解匾额年代历史”。 本次展览将持续10天,免费向公众开放。随后,古代匾额科举拓片展将在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进行巡展。(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