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周易雅正》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易》(20)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天涯社区 佚名 参加讨论
九三:往蹇,来反。
    可以委派县官一级的具体事务了。
    往蹇,这个阶段是指派他去管理一方,以进一步提高处事能力。
    来是回来,反是手心翻转,来反指回来后又返回。这个返回,不是简单的原路回去,而是被委派到另一个地方上任,相当于地方官员回京述职后的另行指派,现在政治制度下,每一届班子三年或五年后也都要“来反”。
    通过这样的不断换岗,主人公在逐渐走向成熟。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内心欢喜其进步也。
    相比于初六的“宜待”,此时已小可任用。
    六四:往蹇,来连niǎn。
    初六“来誉”, 回来后受到鼓励;九三“来反”, 回来后继续锤炼。六四“来辇”呢?
    连,会意字。从辵( 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即古文的“辇”,“辇”后来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看来主人公任职出色,是受到表彰了。给予乘坐车辇的待遇,出行有仪仗开道,是荣誉也是提升,九三只是到县镇级城邑去当县令,此时则负责某个大邑了,所以说“来连”是喻指提拔。
    这个时候主人公的能力得到了初步认可,事业开始进入成长期。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位实,历代注解多从爻位、刚柔上理解。实际上,如果通读《象》传,我们会发现《象》传不是解释卦象,而是直接解释爻辞的。在此,“当位实”即“当实位”,指主人公被重用,被赋予实权。
    九五:大蹇,朋来。
    大蹇,委以重任也。说明随着卦爻位置的推移,王委派给主人公的任务和担子越来越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相对于九五,初六到六四都是苦心劳骨的锤炼。
    朋,古代货币单位,在此代指财富。
    这一爻不再说“来*”,不再是强调君主的态度,而是说“朋来”,带着财物归来。
    从君主的角度来说,主人公自己赚了许多钱、搜刮了许多财物带回家并不是“朋来”,因为当官者得一分,民间则损十利也。在主人公的治理下,一方富足,税收充裕,对朝廷而言才是真正的“朋来”。 
    简简单单的这两个字,说明主人公很好地履行了职责,使得一方百姓富足安康。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能够“大蹇朋来”,是因为主人公做到了“以中节”。
    《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做事恰到好处,用中道治政,自我约束,处事公正,就是以中节。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硕,头大,引申为大。
    “来硕”与六四的“来连”一个性质,只是奖励的力度更大、内容更实质。
    九五是负责某个地区,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职务,那么上六继续“往蹇”是做什么呢?
    也许是换岗,到另一个省上任,也许是巡察,钦差性质去解决特定问题。总之,主人公圆满完成了任务,回来时受到隆重的表彰、丰硕的回报。到这个时候,主人公的“实习”才算真正结束,创业始可谓初成,这就是断语“吉”的内涵。
    利见大人——这个时候应当拜访权贵,与朝廷的那些大员交往走动。为什么要“见大人”呢?因为主人公经过了基层锻炼后,下一步就是要留在中央,与这些人共事了。
    总之,这一卦展现了商周之际的组织培养方式,是主人公初出茅庐,为将来宏伟事业打基础的阶段。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志在内,此时君上的意愿、想法,是把主人公留在朝廷,留在身边当助手,而不是继续外放。
    从贵,是结朝中的交达官贵人,以为将来的仕途铺好路。
    难点提要:
    本卦中容易发生误解的是“来誉”、“来反”、“来连”、“来硕”与“朋来”的句式分别。
    “来誉”、“来反”、“来连”、“来硕”,都是说主人公回来后君主表现出的态度。“来誉”指鼓励之,“来反”指换个地方继续在基层锻炼,“来连”指提拔之、“来硕”指重用之。
    “朋来”,是说主人公满载而归,突出其政绩,没有写君主的反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中的“西南东北”。
    此句式历来都连读为“利西南,不利东北”。八方只取二隅,况且殷商在其东,犬戎在其北,“东北” 却无所指,不合常理也。所以我断句为“利西、南,不利东、北”,四正含八方,方见作者文风之细腻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