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出,中庸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学、伦理学涵义,还有其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 综上所述,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庸”一词,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轻重适度、深浅适宜、方法得当、恰到好处。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宽阔的胸怀、崇高的境界、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 二、关于《中庸》这部经典 《中庸》,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它是中国古代讨论哲学和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司马光《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代,理学大兴,探讨中庸之道的文章流传下来的不下百篇。但最早探讨《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后来逐渐以儒学十三经为主要内容,融诸子百家,形成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过宋元时期最后一次整合,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呈现出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关于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这一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33章之中。简述如下。 (一)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慎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第一章是“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总之,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