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有,还是无”断想(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思问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西方哲学的“是”和“有”的至高地位,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对于“虚无”的任何哲学论述,全都没有实际意义。在存在和“有”的问题上,强调存在,必然重视善良和快乐社会进步,也会承认德行。西方主流哲学的乐观主义和社会向善轮由此而来。人权和科学,来自西方,因而一点也用不着奇怪。谈论虚无的哲学,一般从根本上否认存在,抹煞道德,也就不会认为这个世界可以被认识或者有意义。虚无哲学也不承认宇宙有秩序。无序观念的不可知论的后果是,在东方不可能有发达的自然科学技术。中国科学技术滞后的真正原因是老庄佛道的虚无以及孔门弟子缺少哲学本体论。存在论上的虚无,在历史观上上也否认历史的发展目的、模式和意义,对人类不负责任,是虚无哲学的必然恶果。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社会哲学也无由产生。因此,东方没有历史哲学。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历史观念上的不负世界人类大家庭的责任,在世界论坛列国会议痴迷于弃权,也由此而来。结果,民主人权法制付诸东流。东方的“空”、“无”哲学带来的是消极“无为”。中国旧式文人闲谈莫论人间“是非”,“难得装糊涂”,但也忘记大是大非。虚无哲学的极端是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必然导致悲观哲学或者迷信盲从以及社会公众的非法制行径与冷漠。
    关键词    存在    虚无    本体    意义    印度    基督教    佛教     道教
    当前,我们中国有些儿像海德格尔说的“存在的遗忘”,就是“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被遗忘”。存在者可能“无”,“不在”,但“存在”却不可能是“无”,或不存在。在西方,存在的力量特别巨大,以至蒂利希说,上帝是存在的力量,他不断征服非存在,即,恶。治西方哲学的人必须知道,希腊人早就有“存在”的概念。他们的基本词汇是eimi ,表示“是、在、有、真、善、美”。真、善、美的集中就是圣。不存在的不是真、善、美。基督教学术从根本上不是虚无主义,它是从上帝,即,从存在的根据、存在本身,即,从作为存在的存在出发的。本文探讨西方哲学关于存在的强调,否认古代中国哲学所谓虚无的本体之说。基督教哲学家蒂利希对于存在的强调,尤其应当为我们注意。非在、非有、莫须有、非、否、非存在、不存在、蔑、虚无、无、不有,都表示相同的概念,其对立面:是、有、存有、存在、实有、实在、在,也是一个意思。但哲学的出发点却只能是存在,而不是相反。 
    最近,叶秀山先生广泛炒作西方“虚无”哲学,说“有”和“无”在海德格尔那里地位平等,无分轩轾,举案齐眉,平分秋色,各掌半边天。难道西方哲学一下子从一元论变成二元论的印度哲学吗?在西方, “有”和“无”“的关系是本和末、体和用的关系。车轮的空缺处,是它的有用途的一面。但它不是车轮的存在体,而乃其用也。对于“无”,人们无可奉告,谈不到它的具体内容,只能够讳莫如深。或者,只能从“有”谈起。但是你只要一谈论“无”或者虚无的具体内容,就落入言诠,落入言“有”或存在的范畴。“无”或者虚无,不是实体,就是说,不是存在,或者本身不存在。我们只能从“有”或者存在出发讨论“无”,只能在一切肯定性质的属性前添加“无”或者“非”。
    对存在和虚无的关系的看法,有下列几种可能的答案:一、“有”的一元论,即认为存在或者“是”是唯一的,至高无对的本原、本体;虚无,即“无”,非存在,是次一级的,不是本体或存在。二、虚无的一元论,颠倒有无,主张虚无或非有是唯一的至高的本原。三、“有”“无”二元论,抹煞是非,混淆黑白,主张虚无和存在并行不悖,并驾齐驱。印度教把“有”和“无”“对举并列。但是,二元论总是不彻底的,不能贯彻到始终。4、认为“有”和“无”、存在和虚无都不是第一位的。然而差不多没有任何哲学采纳这种观念。虚无哲学的表现形式,除了把虚无当作本体外,还表现为认为虚无不可以被认识,即使认识了,也不可以说出。这当然不会导致科学认识。东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可能来自于这样的差别:东方智慧认为哲学的最高存在“无”不可以被认识,西方则反是。这可能是中西科技差异的重要原因。
    一元论的西方哲学,从根本上承认存在或者“有”的一元地位,同时也承认由此一元产生的矛盾对立。但这不是二元论。相反,虚无哲学一般也抹煞矛盾纷争的积极作用。和合哲学、大一统、天人合一,误以为抹煞矛盾取消斗争,世界就会和平安详,可这分明是死水一潭的世界。虚无哲学的空无,会消除竞争,阻碍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