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敬老与“孝”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北京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而“孝”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最早在课本上学到《孔雀东南飞》长诗时,“孝”在我头脑中留下的竟是“恐怖”的印象:为不拂母亲之意痛心地将心爱之妻“赶”回娘家,这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思议的事。 
    后来翻古籍读古典发现,几乎所有传承下来的“古书”都不乏“孝”字。孔老夫子在《论语》里曾六次论“孝”,号召人们要按“天地君亲师”的顺序来“尽孝”,由此构筑了中华民族两大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忠与孝。“忠孝”不仅成了人的天性和与禽兽区别的标志,而且违背“忠孝”标准就要遭到全社会唾弃。《孝经》更整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二十四孝”作为人们的楷模。 
    尽管“孝道”被历代帝王所推崇,但也闹出过不少打着“行孝”旗号抢夺皇位而不惜弑父、杀母、屠兄戮弟的惨剧,以及所谓“孝”的笑柄。开启大唐王朝第二次盛世的李隆基非常注重弘扬“孝文化”,他还专门在《孝经序》里批注:“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与《孝经》中所谓“夫孝,始于事家,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谓一脉相承。想不到的是,这位高歌“以孝治天下”的皇帝避难四川时,儿子李亨“提前”接班,并以“孝”的名义将唐明皇封为太上皇。同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被儿子李世民提前封为“太上皇”一样,最终都让“孝”成了笑话。 
    所以,看到有人呼吁在道德失落的今天,应大力弘扬“孝文化”后,我却有点儿不敢苟同:我们需要的不是古代社会那些可怕的、恐怖的“孝”,而是发自每个人内心对师长们自然的尊重与敬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