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所著的《大学的根本》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30日的该书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才培养”应该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抛弃成绩工程,抛弃数据上的追求,“大学的本质在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黄达人教授表示,他在海外大学调研时有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国外的大学管理者在介绍学校情况时,总是特别强调他们的育人理念,认为大学的根本责任是为社会输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学生。 他指出,反观国内,部分教育者往往从学校本位出发,追求办学上的成绩,在乎量化指标,关心大学的排名,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谓前25%的学生身上。“大学的本质在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黄达人教授在书中写到,“只有从教育本位出发,才会真正地以学生为本,关心每一个学生,重视教学。” 与会专家认为,“人才培养”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同样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思维、大学管理者的自我定位、抑或是一线教师,都应该抛弃成绩工程,抛弃数据上的追求。黄达人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回归大学的根本,就是回归我国重视教学的文化传统。”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书中也提出,“大学之所以著名,我们之所以能记住这些学校,因为是它们培养出来的人。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在国家发展当中所作的贡献,是大学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声誉。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把人培养好,几十年后人们就会指责我们。现在一些部门热衷于用教师的文章和奖励来评价学校,说成是绩效评价,这只会越搞越糟。” 为了在今后教学改革中体现出“人才培养”这一宗旨,与会专家认为教育者要对教育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一、不同大学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国内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而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更应该强调通用专业的服务面向;第二、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不同,方式也不同。文、理、医、工、农对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每个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有符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和做法。 除了最新出版的《大学的根本》之外,黄达人还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过《大学的声音》《大学的治理》《大学的转型》《高职的前程》四部访谈录。近五年来,黄达人先后访问了200多所不同类型的海内外大学的管理者,就高等教育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从中优选109篇访谈,集结为这五部访谈录。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沈阳化工大学、重庆市教委和中国教育报刊社的专家学者参与30日的座谈会。(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