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自鸦片战争后,由基督教会主持,在华兴办了许多学校。教会学校不向中国政府注册,并自行进行教学和管理,严重侵害中国主权,有人讥讽为“文化租界”。以往,教会学校的中国师生也曾有过反抗斗争,但都是零星的,局限于教会学校内部。五四运动激起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浪潮,教育领域的反帝斗争也进入新高潮。蔡元培等人关于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的主张,为教育界的反帝斗争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更是直接推动了教育界反帝斗争。 1922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要在中国清华学校举行第十一届大会,这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反帝情绪的公然挑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针锋相对,在上海发起组织“非基督教学生同盟”,通电全国,控诉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为“殖民之先导”,得到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吴虞、胡适、汪精卫等都参加了非宗教大同盟。这场非基督教运动进而发展到收回教育权的运动。1924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先后发出收回教育权的决议案,教会学校师生罢课游行,乃至集体退学,使学校几乎成了空架子,一些学校只得关张,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 1925年,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不得不认可:“应向政府注册,遵守政府之规定,受政府之监督指导”。北洋政府随之也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规定外国人出资办学应作为私立学校请求政府认可,校长须为中国人,学校不得以转播宗教为宗旨,宗教科目不得列为必修科。这是近代教育战线反帝斗争的一次大胜利,但实际上教会学校仍然不受中国政府管辖,真正收回教育主权还要到新中国成立后。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