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感叹道:“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足见情感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经过理性的判断再决策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取得比现在大得多的成就。可惜,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不受理性的支配,而是受情感支配的。烟盒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可瘾君子们又有多少次吸烟的时候想到的是在毒害自己?而恰恰是这种情感很多时候就会变成自知的障碍。 简单来说,若要“明”必须先克服“自障”:把“自我”与“他人”放在同等地位上看待,如此,用于“知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将在“自知”上发生同样的作用。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道理虽简单,做来却不易。 再来说“自胜”。老子说的“自胜”,可能包含了两种略有不同的意义。先说前一种,就是克制、战胜自我。老子也把“胜人”和“自胜”作了简明扼要的判别。“胜人者力”即:能否战胜别人,完全看力量对比,力量大的,便能取胜。战胜自己,却不是表面力量所能做到的,它需要一种内在的、根本意义上的强大。“自胜”比“胜人”更为困难,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恶劣的习性,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是“自我”的构成因素。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他要这样做,而是暴躁已经成为他对自己所不满意的事物的自然反应。《世说新语》记王述的故事,说王述吃煮鸡蛋,用筷子刺,不得,便发火把鸡蛋抓起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团团转,他看了更气愤,于是用脚去踩;踩不着,大怒,索性从地上捡起鸡蛋放在嘴里嚼碎,再把它吐掉。在这个故事中,把人受情绪支配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自胜”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能。人虽是感情的动物,却也不是没有理智的,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够以理智来控制自己的,同时塑造自己的人格。只是这种人格修养需要很大的内在力量罢了。 基督山伯爵战胜了死牢和仇人,却战胜不了自己心中的仇恨;林黛战胜了所有的女明星,却战胜不了心中的寂寞,最后只能以死来结束她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当一个人的权利、名誉、地位和利益应有尽有的时候,他最害怕什么呢?那就是伴随而来的孤独。人有时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很脆弱的。攻克己心,胜过攻城掠地。人要战胜自己是如此的困难。然而,一个人如果无法战胜自己,一直在做自己认为不该做的事,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人。 在另一种意义上,“自胜”可以理解为: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不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压倒别人、把自我与他人置于对抗的位置,而只需要关心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一层意义与前一层意义,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面。人必须战胜自我的人格缺陷,才谈得上完善与发展。 一般人说“胜”的时候,总是把眼睛盯着某个对手,老子则认为这至多只能达到相比较的“有力”,而不能达到真正的“强”。“自胜者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胜”,也可以说是不胜而“胜”。这里显示老子的思想,总是往更深处考虑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说自己胜过什么人,不把他人看作对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承认他,尊重他。 1977年知识分子型的电影全才伍迪艾伦导演的一部电影《安妮霍儿》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而伍迪艾伦本人更是一手包办这部电影的监制、编剧、导演、男主角,他应该非常高兴地去参加颁奖典礼,接受他应享的荣耀,可他却独自一人在纽约的小酒吧吹奏黑管爵士乐,因为他坚信一件事:“成功是自我证明,而不需要借由钱财、名利去肯定。”打败对手并不是成功,尽管世上有许多不公的事,但“报仇是上帝的事情”,对手也许可以用来激励自己,但“成功不是打败别人”。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去打败别人,我超越别人,就像在赛跑中跑第一名,脱颖而出,算不算成功呢?我无法马上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想问那跑第二、第三甚至最后一名的算不算失败呢?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超越只是短暂胜利,不是成功。 老子所说“自胜”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同样适用于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与其追求“胜人者力”,不如追求“自胜者强”,后者才是真正的、根本的“强”。“五四”前后,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激烈的态度攻击中国的所谓“民族劣根性”,大胆揭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弊病,以警醒国人,求得自救,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作者:千湄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