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上学那一天起,作为家长就甘苦与共。经过了小升初的被动与无奈,中考的等待与惊喜,终于来到了高三这一备受煎熬的阶段。 在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在成长。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都是无法复制的,为了纪念这个独一无二的成长过程,就让我用笨拙的文字回顾一下儿子走过的路,尤其是高中这一段重要的过程吧。 儿子从小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孩子,对人文类的知识很感兴趣。从三年级开始就动手写科幻小说连载,别的孩子写作文为凑不够字数而发愁,他却为想写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用而苦恼。从小学五年级他就立志学文科,从而显露出偏科的倾向。别人都不理解我们两个理工科毕业生为什么会培养出一个对文科感兴趣的儿子,我们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也许这里有我的影响,但是我相信更多的是他自己的选择。 儿子小学毕业后,因为没有任何获奖证书,无法进入任何一所名牌中学。为了避免因电脑排位进入附近那所声名不佳的中学,我们咬牙把他送进香山附近一所民办寄宿中学。在这所学校里他的偏科越发严重,所幸他在我们的干预下意识到理科成绩对于中考的重大意义,也充分认识到中考对于前途的重要性,在中考前对数学和物理进行了一番恶补,结果是中考得了一个相当凑合的分数,538分。作为海淀的学生,很多人都希望进入人大附,但是儿子和我们更喜欢西城区北京四中的博大胸襟和人文情怀,最终儿子以第一志愿进入了这所百年名校。 进了高中,儿子一头扎进了人文班,真是如鱼得水,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作为文艺委员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参与文学社、组建诗社、参加话剧演出、参加合唱团、参加各种校际交流和比赛,他忙得不亦乐乎,甚至趁着原来的班长和副班长在文理分科中都改去理科班之际,通过竞选还当了一个学期的班长,这在儿子的成长历史中算是绝无仅有的经历。儿子不是团员,迄今为止一次三好学生都没当过,成绩始终在中下游徘徊,但是这一点不妨碍他自信满满,兴趣多多。 一直以来,我算不上一个很严格的家长,虽然跟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望子成龙,但是并不想因此剥夺他作为一个孩子的快乐,所以对于他的各种与功课无关的爱好,比如京剧、比如唱歌、比如动漫、比如垒球。。。我都抱着默许的态度,虽然看到这些活动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也很矛盾。 但是毕竟已经到高三了,十二年的学习进入冲刺阶段,再洒脱的家长也会关心最后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因为儿子住校,我跟他沟通的时间并不多,只能利用周末时间了解儿子的想法,观察他的状态。实事求是地说,在高考备战的一年里,儿子进入状态非常晚,直到高三上学期结束,他的成绩还很不理想,但是他的志向却不低,一门心思想进入北大,在自主招生的准备方面花了很多精力。随着一模、二模成绩出来,北大离他越来越远,他不得不接受了与北大无缘的现实。最终儿子以高考成绩597分的成绩被第二志愿四川大学录取,这其中的曲折风波一言难尽,总之我觉得这还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回顾儿子成长的过程,我觉得自豪的是引导了儿子对阅读的兴趣,拓宽了他的视野。从小学开始,儿子每学期都能获得"兴趣最广泛之星"的称号,他对一切事物都有浓厚的好奇心,在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进入初中以后,他意识到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开始有选择地吸收知识,有意识地寻找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阶段,我更注重的是对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我始终认为,对待学习,更重要的是态度,其次是方法,成绩是最后才需要关注的。 耳闻目睹周围很多朋友的孩子度过的暗淡无光的高中生活,我觉得儿子的高中生活过得相当快乐,我很庆幸他能进入这样一所重视素质教育,鼓励孩子发挥个性的学校。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始终让我心有不甘,但是他的精神状态让我很是满意。尤其是进入高二之后,他开始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步把对儒学的学习和研究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对国学的学习,他的气质胸襟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在待人接物方面常常让我自愧不如。在高中阶段,他表现出正直、善良的品质,善于沟通,跟老师同学都保持着极好的关系;他才华横溢,文笔出众,同学和老师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他热心助人,对社团和集体的活动不遗余力,力求完美。。。我很高兴地看到,儿在四中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才华、有热情、有人缘、有能力的好青年。 但是,我也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儿子存在着自视过高、眼高手低的毛病。而且他也不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导致了他时常违反学校的纪律,给集体给个人都带来了麻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他在民间的口碑还不错,但是却从来没得到来自官方的奖励。追究起来,儿子的这些不足跟我们做家长的有很大关系,在他幼儿时期我没有地坚持让他自己整理玩具和个人用品,上小学时,因为工作很忙,我也没有注意培养他的良好学习习惯,而是采取了大撒把的做法。等我发现他缺乏归纳整理的好习惯,计划性差等毛病时,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在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得到一条教训:家长要有恒心,有毅力,从一点一滴开始,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小学三年级以前重要的是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教育,而不是学习成绩。此外,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本身的行为举止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决不能忽视的,缺乏条理性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严谨细致的孩子。 现在,儿子即将启程去四川完成大学的求学阶段了。作为一个喜欢文科却被家长强制学理工的人,我对未能从事自己喜欢的领域始终心存遗憾,对儿子自己选择的方向非常支持。希望儿子能够保持所有的优点,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在前进的路上时时内省,努力克服阻碍自身发展的缺点。儿子,去做你喜欢的事吧,希望你早日达成人生的目标。 (摘自《高中时代当如此》 叶长军 主编 中国言实出版社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