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标尺。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用词说话、写话呢? 1、画图启发 简笔画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恰当地利用图画与词语的巧妙的内在联系,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真正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例如:学习了《翠鸟》一文,要求学生用上“像”来说上几个比喻句,简单地画出十五的月亮和月初、月末的月亮,学生就如梦初醒了,纷纷举手发言:“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弯弯的月亮像把镰刀。”然后再画上一个可爱的小弟弟的头像,学生就会连起来说几句话:“小弟弟可爱极了。圆圆的眼睛像黑葡萄,红红的脸蛋像熟透了的苹果……”教师再引导学生想想热闹的运动场上、喧哗的街道旁,以及身边的一草一木。这样,学生就找到了突破口,越说越好。 2、置换、类推 置换就是利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互相替换,也就是以旧引新。例如要求学生运用新词“仿佛”写一句话时,可以先复习“好像”一词,聪明的学生立刻就明白过来,自然而然地把“好像”替换成“仿佛”。这种方法适用于同义词和近义词:“一望无垠”跟“无边无际”、“连续不断”跟“接二连三”等等,但也要注意词语之间的相异之处,如“辽阔”跟“宽阔”两词,它们所修饰的对象范围有差别,“辽阔”要比“宽阔”大,这就不能简单置换,而要根据它们的共通点进行类推,由“辽阔的大海”类推出“辽阔的草原”、“辽阔的天空”,由“宽阔的马路”类推出“宽阔的运动场”、“宽阔的湖面”。除了修饰范围大小的不同之外,还要注意词性褒贬的不同等等。总之,要灵活运用。 3、演示启发 这种方法操作容易,具体形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教学《海滨小城》中的“小城的街道很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也没有。”要求学生用“甚至”一词说话、写话,这词的含义不好理解,要求学生运用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但只要教师稍作演示,学生就如鱼得水了。譬如教师要求学生屏住呼吸,侧耳倾听,然后拿起一根绣花针丢在地上,这样,学生就能说出“教室里安静极了,甚至连绣花针丢在地上也听见。”“教室里静极了,甚至连苍蝇飞过也听得见。”等等。这种方法适用面较广,例如“一边……一边……”、“欢蹦乱跳”、“毅然决然”这一类具有动作性的词语的教学都可以运用演示这一方法来启发学生说话、写话。 4、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得到最感性的认识,燃点思维的火焰。例如教学“雄伟壮观”、“赞叹”等词语,可以出示黄山奇石、云南石林、黄果树瀑布、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课件,让学生融入其中,激发情感,引起共鸣。这样,用词说话、写话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当然,创设情境还包括语言描绘、实地参观等等手段。 5、反向启发 反向启发就是利用列举与所要运用的词语相反的含义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搜集与提示相反的有关信息。这种做法能集中学生的思维指向,少走弯路。例如要求学生运用“神机妙算”一词说话,教师可以具体形象地描述贩毒犯罪分子是如何如何的诡计多端,但最后还是难以逃脱法律的严厉制裁,然后话锋一转,提出问题:这当中是谁的功劳呢?你能用上“神机妙算”来说话、写一段话吗?这样一来,学生就茅塞顿开,下笔如有神了。(魏萍 摘自:中国华文教育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