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看望、慰问朋友;寻找二师的某个人;向某人表白;5元/小时。”“帮忙代课(遇上自己有课又有重要的事要办),负责记笔记,5元/节。”昨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一学生赵晓芳又在校内贴出一批广告单,公开“贩卖”自己的课余时间。(04月18日《武汉晚报》) 这种“卖时间”的现象,体现了当今大学生的商业智慧和奔放不羁的思维,如果按照价值规律考量,规范市场运作的可能,很难对其责备,不过这个新事物的出现,还是令人有种不安的担忧,会不会成为“援交”的变种或者翻版? “援交”一词来源日本,其本意是在校中学生,接受成年男子的金钱援助,进而和男子交流、甚至约会,但是不一定有性行为。可是到了现在“援交”一词已经成了少女卖淫的代名词。从这位学生的广告看出,很有“援交”初始意义的某些成分,那就是特殊的身份用特别的方式来获取利益。 为什么对其担忧,一是这种买卖的价格和时间这种“商品”的不相称,现代人崇拜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其实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寸金难买寸光阴”,她的时间似乎被低卖了。比如说这位女生的广告,校外办事每小时10元钱,这可能就是一种炒作吧,这点钱可能连交通费都不够,谈不上获利也体现不了时间的价值;再比如替人代课,按照目前的学校规定一堂课还没有一个小时,5元钱的价值在哪里?细细分析,这就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买卖。尽管她有一些课余时间,但是这种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注定是不能走远的,说她炒作,没有过分。 其二这种广告,经营范围也许一开始还能规规矩矩,但是市场的需求总是变化的,她能经得起市场的诱惑吗?比如有男生约她打台球,如果是位老板不惜重金,又是在合适的时候,她会不会赴约?简单看来,这种买卖不具有合法性,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小女生的社会经验稀缺,很有可能在利益的诱惑下不知不觉中改变经营范围和方式,悄悄地沦为“援交”,这不是不可能的。 由此分析,尽管这位女生把“时间就是金钱”进行了具体实践,但不是科学的实践,其行为背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合规性,这样的实践很难会有什么惊喜的结果,看做一堂实验课还可以玩玩,作为大学生的自由个性的发挥,也可以玩玩新鲜,其本身的缺陷和风险,决定了这是仅开一次花儿的草本,是不可能长成大树的。因此就不具有可借鉴性,别如此在校园珍惜时间的外衣下,消费可贵的青春了!(文/肖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