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止”而合道,然后必有真知。这里所透露的是关于真知的消息: 何谓“知人”?仅仅知道一个人的性别、年龄、长相、个性、身份、社会关系、财产状况以及隐私,那只是皮毛而已;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思维习惯、精神信仰,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生轨迹或命运,也只能叫半知,因为仍未超出有限之幻境;只有合道有德,通达生命本质,透澈明白一个人来到世间的真实意义和真正使命,才叫“知人”而具大智慧。 “知人”者必“自知”,而且二者相辅相成。因为真知只能从内在通达中获得,“知人”亦须在心灵沟通与交流中达成,即大家都要敞开心扉,平等地站在不持己见的无为之境才能够明白四达,否则便无法做到心有灵犀。所以,“自知”意味着自悟而了达本来面目,“知人”意味着善于超越他人表象而了达本来面目;“自知”而后可以有“知人”之智,“知人”而后可以更加“自知之明”。 “胜人”与“自胜”也是内在通达之境的风光。“胜人”者,德胜也,犹如太阳绽放自己无私照亮别人,或像海纳百川一样自然吸引别人,故“胜人”者常为世间师。然而,“胜人”者亦必“自胜”。所谓“自胜”,又意味着能够调伏内心的烦恼妄想,让合道的神圣本质(即圣人)作主,成为私心杂念不敢侵犯的强者。可想而知,一个人若自己内心不统一、不合道、不具德,怎么可能让大道透过他去光照、救度别人呢? “知足者富”,即不攀世缘、不贪财物而安贫乐道。但其背后是以自知之明为基础的:当内心彻底明白大道周行不殆、圆满无缺,自己只需全然接纳,即可全然分享和全然满足,又何愁不安然而知足?此即古德们所说的打开了自家宝藏。然而,分享自家宝藏却并非敝帚自珍,恰恰意味着在领受的同时施予广布,这样才能贯彻大道的周行不殆,并收获无与伦比的喜悦。于是,便自然成就了 “强行者”:亦即依据自己的信心、愿心和立志,坚持不懈地力行分享或布施。故大志大愿者必有大行。故“强行者”乃大善也! 大善来自大道,大志“强行”依靠自家宝藏或本来面目。因此,所谓“不失其所”,就是不迷失本来面目,时时皆由圣人作主。因为圣人从来居于无名之朴,只知道真理故能彰显大善,唯与道同在故能长久不殆。所谓“死而不亡者”,是说行大善者既然能“不失其所”,则必于当世超凡入圣。届时,其有限之肉体会像用罢的“刍狗”一样归于尘土,但其属灵的真心因其已经证得本来面目,不会再随着肉体的分解而在有限之境流转,只会彻底超越肉体的限制而回归永恒,而其大愿善行则会留驻世间成为精神航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