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道”不是一个“外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智亦无得”的。因此,当你真正明白“道”,用“道”来规范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外表看起来、或者说用世俗的眼光看来,好象你反而是变“糊涂”了。一般人都要“争”,而你决定“不争”了;一般人都在“为目”,而你觉得应该“为腹不为目”了;一般人都要“为学日益”,而你在“为道日损”;一般人“如登春台,如享太牢”,而你“独泊兮其未兆”。你是“愚人之心也哉!” 你在遵循着“道”前进,别人认为你在倒退,与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反。大家都在竞争,大家都在讲全球一体化,大家都在讲高速发展,大家都在讲向外探索。只有你,要不争,要独立思考,要缓慢积蓄,要向内明悟。 修行道德是真正的大道,是宽广而平坦的大道,这是从它的根本特性来说的。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修道者来说,这又是一条充满着崎岖、坎坷,灾难、挑战、考验重重的磨难之路。只有大智大慧、勇猛精进的人才能到达真正的“彼岸”——那个无比光明、无比快乐、天人合一、万象归一的境界。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最广大的“德”永远呈现出一副空虚不足的模样。空虚和不足,才能让万物有归附的余地。万物纷纷前来归附而它始终保持着空虚不足,这就说明了它的广大。 建立真正的道德不需要大吹大擂,大吹大擂的人不是为了道德,而是为了举着道德的旗帜可以给他带来名利。真正修养道德的人只要求自身道德的纯粹,不希望外界的干扰,所以他总是无声无息地修养道德。 至刚至正的德行貌似软弱柔顺;讲的其实是“曲则全”的道理; 纯真质朴的德行好象会经常变化;讲的其实是“枉则直”的道理; 最崇高的德行好象蒙受巨大的耻辱一样;讲的其实是“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的道理; 最方正的行动看不到对它的约束;讲的其实是“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的道理; 大的器具、大的成就往往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功成;最高妙的声乐为常人难于领略;真正的大气势、大格局、大境界没有固定的规范。 这些讲的都是“道”和所有最接近“道”的行为。“道”的表现往往和一般层次的东西截然不同。它是超越于所有一般规则的特殊规则,根本规则。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道”的实相、真相永远隐藏在世间万物之中,它不会明明白白地显现给人看的。要接触“道”,只有从内修开始,从自己的心灵开始去发觉,去照见。 这个世界上,只有“道”才是自始至终都是“善”的。循道而行的人,才能拥有良好的开端和完美的结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