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国家助学贷款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政府对学生的资助方式之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节约政府的资助开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完全由政府包办,对学生实行“免收学费加普遍的生活补助”政策,学生和家长没有贷款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才真正开始有了由高校发放和回收的助学贷款。考察助学贷款的理论可以加深我们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明确助学贷款的目标和方向,使助学贷款实践更加科学与合理。 
    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其个人收益率大大高于社会收益率。我国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其成本应由政府与个人共同分担。这种分担要从国情出发,改变过分依赖学费的倾向,建立起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分担机制。 
    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最早是美国加州在上世纪60年代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时使用过的术语,在当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70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Johnstone在研究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过程时,将“成本分担”作为了一个基本概念。他从高等教育成本构成的视角,要求未承担高等教育直接成本,或者承担不足的社会群体增加成本分担份额,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公平有效的大学生资助政策。随着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各国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认识逐步提高,“成本分担”己成了各国重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要求。 
    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多方负担,包括政府、学生、家长、高校和捐赠人等,可以用过去的收入(如存款)、现在的收入和未来的收入来分担成本。而助学贷款为学生用他们未来的收入承担现在接受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研究者同时也发现,助学贷款比助学金更能降低政府的开支,使成本-收益的分配更为公平,使高校对学生更负责任,学生也更加珍惜学习机会。 
    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很高的教育成本,“免费”的高等教育是不存在的,只是承担的主体不同而已。高等教育成本会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呈现出递增态势。因为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理性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优化配置其资源,会使资源的收益大致趋于平衡。 
    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促进公平、管理效率和国家承担能力等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高等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已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高等教育的成本构成大体包括:1、教学成本。这是由大学为教学支付的费用,如教师工资、辅助人员工资、图书杂志、仪器设备、教学用建筑、水电费用等。这些成本通常可见于大学的日常预算和开支账目中。它们的开支形式是工资、津贴、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分期还款和折旧损耗、维修费用等。2、学生生活成本。包括为住房、伙食、日常生活开支及为学习需要的书本、文具、交通支出的费用。这些成本与学生的生活水平、居住情况(住校、租房、走读)和院校所在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学生的机会成本。包括为上学而损失了参加工作的机会和收入。 
    因为各国的教育政策不同,国外也有学者将教学成本、生活成本和机会成本分解为成本结构中的六个层次,或者说,高等教育的成本有六种意义上的理解:1、理论上的社会总成本,包括教学成本、学生图书文具成本和因高等教育放弃的收入,但不包括食宿成本;2、高等教育的总货币成本,包括所有必须为高等教育支付的货币,但不包括机会成本,因为这部分成本并不参与货币交易;3、高等教育净成本,它不包括基本生活支出成本,因为这些开支也出现在其他活动之中,并不专属于上大学的开支;4、教学成本,通过大学的支出反映出来;5、在缴学费的条例下学生和家长面对的成本,包括生活费和学费;6、在“免费”条件下学生和家长面对的成本,不包括任何教学成本,只包括学习期间的生活成本和图书文具成本。观察世界主要国家的实践可以发现,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中,高等教育的成本都必须由来自以下四方面的资源来分担:家长、学生、国家和高等院校。 
    国外的研究还表明,对全体学生的平均性资助,如免费上大学和普遍性的生活资助效率低,纳税人负担重,对提高贫困学生进大学的促进作用有限,因此应该加以限制。而成本的分担,给高校资金的获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教育成本分担与助学贷款资助方式的建立 
    许多学者都主张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高高等教育收费的同时,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政府通过提高对学生资助的水平,鼓励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入学,否则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会大受影响。 
    美国学者M cP h e rso n &S ch ap iro 对学费和学生资助对学生入学行为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他发现:学费每增加100美元,高等教育入学就会减少2.2%,而学生资助每增加100美元,学生入学率就会增加2.2%。由此可以看出,学费上涨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有负面影响,而增加对学生的资助则对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要分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而学生读书期间又没有经济来源,如何来分担呢?助学贷款正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很显然,助学贷款的理由就是学生要承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而不是无偿资助。无论学生承担多大比例的高等教育成本,有了助学贷款,那些没有收入也没有财产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支持以承担上学成本。当他们毕业后,获得了经济回报,再来偿还其债务。目前,我国学生和家长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比例是比较高的,要加大学生资助的力度,最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推动助学贷款的发展,结合中国国情,尽可能向学生提供较多的助学贷款,逐步扩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规模。
    助学贷款有序进行需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从长远看,成本分担有利于教育机会的公平。很显然,如果高等教育成本完全由政府负担,学生免费上大学,在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时,高等教育只能维持很小的规模,为很少一部分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而这少部分上大学的人多半来自富裕家庭,因为贫困家庭子女在入学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结果是普通公民出钱供有钱人家庭子女上大学,这是很不公平的。由此,在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来缓解不同社会群体占用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状况。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以后,每个大学生的培养费用部分由学生或家庭负担,但在政府等其他经费来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学费收入适度增加,高等教育的总经费就增加了,于是就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上大学的机会。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公共教育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分布状况,也会趋向公平一些,也可以改进整个教育系统内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化。 
    助学贷款将政府、银行、高校及大学生四个行为主体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体系。这是因为,政府除征税权之外,还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义务;银行企业除了以盈利为目的之外,也应当有兼顾社会责任的要求;高校除了以教育获得资金资助以外,也有帮助学生获得学费来源以扩张生源的内在动机。所以,助学贷款的有序有效进行,需要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基于我国助学贷款的实践观察,作为共同治理的举措之一,就是有必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系统,形成对申请贷款大学生的信用度进行规范评价、对获得贷款者进行适时管理的有效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