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几乎把自己射死,又曾经保护和追随自己政敌的人,你敢用吗?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则大胆地使用了这样一个与自己有"仇",但确实能辅佐自己的良才--管仲。正是齐桓公能够忍住个人的恩怨,不拘小节,大胆重用人才,才使他在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 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而齐桓公称霸,全靠他的参谋管仲。 桓公名小白,原是齐国公子。管仲原本是小白之兄公子纠的师傅。齐国的君主僖公死后,各公子相互争夺王位,到最后剩下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管仲为了替公子纠争王位,还曾用箭射伤公子小白。争夺的结果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是为齐桓公。帮助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交战中大败,只得求和。桓公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 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到敌方去无疑是要被折磨致死。有人建议说:"管仲啊!与其厚着脸皮被送到敌方去,不如自己先自杀。"但是管仲只是一笑了之。他说:"如果要杀我,当初就该和主君一起被杀了,如今还找我去,就不会杀我。"就这样,管仲被押回齐国。 意外的是,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这连管仲自己都没有想到。 齐国统治山东半岛一带,从整个中国来看,只不过是东边的一个小国。如何使这个小国登上天下霸主的地位,这是管仲日夜思索的问题。 他决心要先整顿"法制",谋求中央集权的强国富民政策。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因而必须实行以法为基准、赏罚分明的政治,以达成严格的君民统治。而富足民生,拉拢人心更是成为明君之大道。此外,还需同时致力于远播威名于四海的工作。这些思想不只是小国思想,也是称霸天下的统治思想。 齐国与鲁国相邻,由于国界绵延相连,武力冲突不断。齐桓公五年,齐国打败鲁国,鲁国只得割让自己一块土地求和。鲁王与将军曹沫一起前往齐国谈和。议谈中,曹沫突然站起来举起短剑抵在齐桓公胸前,以必死的眼光逼视着桓公说:"我鲁国是个小国,如今由于大国的侵略,国土越发狭小,无论如何请齐王退回所夺去的土地。" "我答应。"桓公只得听命。 "那么,就在这里订下归还土地的盟约吧!" 由于短剑抵在桓公胸前,谁也不敢插手,于是签订了归还土地的盟约。 桓公为了保命才归还土地,并非真的要归还,于是在鲁王离去后,立即向群臣说:"盟约另行书写,绝不退出占领地,原有盟约无效。"此时管仲劝谏桓公道:"主君的心情我理解,但那样做必定因小失大。轻易破坏既定的法则,失信于诸侯,将会失去天下最重要的后盾,千万不要迷恋于这样小的土地。" 桓公立刻冷静下来,接受管仲的建议,收兵而返。这件事很快传到邻近诸侯的耳里,大家传颂齐王的果断,更敬畏桓公的英勇,齐国的信誉大大提高了。 齐国北方的燕国受到异族--山戎的攻打,因而求救于齐国。齐桓公出兵征讨山戎,燕王为了感谢,亲自把桓公送回齐国境内。这在当时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因为越境送别只限于对待天子。桓公在自己与燕王之间挖了一道鸿沟,把燕王所到之齐地都给了燕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