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儒家思想之“孝弟是为仁之本”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起点和归属,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回答很简明扼要,两个字“爱人”。之所以说“仁”是儒家思想的起点和归属,是因为儒家思想就是启发人们由亲情之爱焕发出普天下人与人之间的大爱。
    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有子《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大道才能形成。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就是仁爱的根本。”
    《论语》把“孝弟”当成是实现“仁爱”的根本,那么,究竟什么是“孝弟”呢?《说文》对此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弟”通“悌“,“悌,善兄弟也。”通俗点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孝弟”的意思。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孝弟”观,不只是《论语》所宣扬的观点,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尤其是“孝”字,更被儒家思想抬高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在《孝经》中,“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在《礼记•祭义》中,“众之本教曰孝”, 在《国语•周语》中,“孝,文之本也”, 在《左传•文公二年》中,“孝,礼之始也”。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样的“孝弟”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如果这样的“孝弟”不是双向的,而是单向的,那么就有很大的问题了。比如说,子女固然应该孝顺父母,但是父母又该怎样关爱子女呢?弟弟固然应该敬爱兄长,但是兄长应该怎样关爱弟弟呢?
    也许儒家思想把父母爱护子女,兄长爱护弟弟当成是“不言自明”的事,所以没有特别强调,而只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爱、弟弟对兄长的爱。也许,有些儒家思想家认为,根本不需要考虑父母是否爱子女的问题,只要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可以了,甚至认为即便父母对子女不好,子女也应该孝顺父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原本值得提倡的孝顺,就被扭曲了,就把原本平等的爱,扭曲为不平等的臣服关系、主从关系了。
    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图中的“孝感动天”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被扭曲的典型。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这个故事的作者,显然是认为,不管父母多么不好,子女也应该孝顺父母,用民间通俗的说法,那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就是说,不管父母怎样错,子女都不能说父母不是,都必须原谅父母的不是,这是非常荒谬的,也是应该加以摒弃的。
    对于故事中这样恶劣的父亲瞽叟和弟弟象,应该给予谴责和批判,不能成为考验孝顺与否的陪衬人而受到人们的默认。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没有权利虐待自己的子女。
    在这样扭曲的孝顺中,子女完全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处于父母的附属品的位置,这样的孝顺观是不公正的、是扭曲的。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落伍、扭曲的孝顺观要彻底摒弃,然后才能建立新型的、健康的、平等的孝顺观。
    新型的、健康的、平等的孝顺观首先应该建立在平等的、互敬、互爱的基础上。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同样,父母也应该平等地慈爱子女,尊重子女,把父母和子女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样的孝顺,才有生命力。
    兄弟姐妹也是一样,不应该只强调,幼小的弟弟妹妹应该敬爱年长的哥哥姐姐,哥哥姐姐也应该敬爱弟弟妹妹。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消除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等级之爱、差别之爱”,不要只强调单方面的爱、以小对上的爱,要提倡双向的、平等的爱。
    对于每一个身为父母的人们,尤其应该学会区别传统的孝顺观中的不足和缺陷,要主动接纳和遵从新型的和现代文明的孝顺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子女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