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历史教科书编撰上的特点 周朝民先生把二十世纪初 年历史 教科书编撰上的特点概括为:“文不繁,事不散,义不 隘 。” [16] 这确是对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编撰的非常有见识的总结。历史教科书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新史学思潮的要求,在学制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编纂者确立编写原则时,既要贯通古今,顾及历史发展的系统,又要能表达历史进化的观点,同时还要便于传播历史知识,培养国人的爱国热情。基于此,历史教科书必须文笔简洁,叙事集中而有条理,这样才便于学堂教学,和国人获取历史知识的需要。 章节体历史教科书是在新史学思潮 勃 兴的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史学思潮要求表达历史进化的情况,寻求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据往事以知来”。新的历史观点,新的历史内容,需要有新的形式来表现它。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开头几节是“史学之要”、“地理”、“人种”、“历史源流”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在新形势下史学研究的新课题。因此,要叙述过去封建史家所没有接触的新内容、新问题,在编撰方法上不摆脱旧的编年体、纪传纪事本末体是不行的。夏曾佑将西方输入的分章叙述的方法,和中国传统的纪事本末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古代史》按篇、章、节叙述, 同时又寓含以 大事为纲的特点。刘师培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也是用章节体叙述中国历史的杰作,作者在“凡例”中表示:“其用意与旧史稍 殊 。其注意之处,在于历代政体之异同,种族分合之始末,制度改革之大纲,社会进化之阶级,学术进退之大势。” [17] 关注的重心,由旧史的王朝政治,治乱兴衰,转到对政治、民族、学术、文化等关系整个历史发展进化的探索。 传统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大多网罗繁富,卷帙浩繁,用于教学是不切实际的。司马光曾说过:“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不能尽其篇 第 ,毕生不暇举其大略。”纪传体不适宜教学,编年体同样卷帙浩繁,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例,它 上起韩 、赵、 魏三家分晋 ,下迄五代后周政权的灭亡,把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按年代编成 294卷,可谓篇幅浩繁,用于教学也不适宜。因此,编写能够贯通今古,文笔简洁,叙事有条理,反映历史发展进化的教科书,成为二十世纪初历史编撰学不断前进的目标。夏曾佑编撰《中国古代史》的要求是“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 陈庆年在 《中国历史教科书》“序”中明确指出:“历史之学,其文不繁,其事不散,其义不 隘 ,而后足以为教。三者 一 不备焉,皆无当也。” [18] 陈氏之言,比较精到地概括出历史教科书编撰的特点。 所谓的“文不繁”,是指新式教科书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体现了科学的现代教育规律。中国历史教科书作为提供给大、中、小学堂的教学用书,凡编著的深浅程度,都 按教授 的对象而定,每章节的篇幅适宜,文字晓畅明白。如国学保存会在“编辑国学教科书出版广告”中写到:“本会所编教科书皆就国学之一面着手,盖以吾国学术历五千年,浩瀚渊博,典籍浩如烟海,学人苦无门径,每兴望洋之叹。非荟萃群籍,提要钩元,折衷至当,重行编辑,不足以发扬国学之精粹,而合学堂教学之用。” [19] 刘师培也指出:“读中国史书有二难:上古之史多荒渺,而记事多相 歧 ;后世之史咸浩繁,而记事多相袭。中国廿四史即不合于教科,《通鉴》、《通典》、《通考》亦卷 繁多,而今日所出之历史教科书,复简略而不适于用。欲治中国史,非编 一 繁简适当之中国历史莫由。” [20] 他首次根据课时和学时来编排教学内容,使之容易传授和学习。他还受西洋历史编撰学的启发,批判中国古代史书不分时代,杂乱无章。他在编撰《中国历史教科书》时,吸取西洋历史编撰学的优点,以时间为经, 以事类为 纬,重点论述了历代政体之异同,种族分合之大势,制度改革之大纲,社会进化之阶级等内容。夏曾佑著的《中国古代史》“荟萃群籍”,参考几百种传统典籍,用进化史观对中国历史演进作了别开生面的叙述,全书 30万字,对近三千年的历史“提要钩元”,可谓“文简于古人”。 所谓“事不散”、“义不隘”,是指历史教科书叙事集中有条理,重视用进化史观和因果律探索历史发展进化的规律。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叙事脉络分明,以大事为纲结构全篇。作者说,文字虽繁,以关乎皇室、关乎民族、关乎社会风俗三者为纲,属于此三者的大事则详,“如与所举大事无关,皆不见于书”。 历史教科书体裁新辟,文字浅显,叙事集中而 有统系 ,故刊行后受到读者一致好评。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出版后,读者认为“使人有心 开目朗之 感”,“上下千古,了然在目。”学界要求再版,直到1934年商务印刷馆第9次印行并改名《中国古代史》,列为“大学丛书”之一。 横阳翼天氏 《中国历史》上卷出版后,被誉为“体裁新辟,材料丰多,而又以民族主义为其宗旨。诚我国历史界开创之大作,而普通学历史教科书中稀有之善本也。” [21] 陈庆年的 《中国历史教科书》刚成书,就被友人索去,在浙东一带广为传抄,出版后又风行于时,在民国初年由商务印刷馆重订再版,定为中学历史教科书。 综观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不仅数量日益众多,而且种类繁复,除了一般的中外通史著作,还出现了乡土历史和时务掌故教科书等。这些教科书的编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满足了新式学堂对历史教科书的需要;其次,它也是用新观点、新体裁编写中国历史的尝试,将历史从帝王的庙堂中解放出来,为普及教育与发扬爱国主义思想服务。总之,清末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不仅促进了中国历史编撰学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史学近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而且而且 以史教救国,迅速成为清末社会各阶级“教育救国”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了救亡图存的舆论先导作用。 作者:舒习龙 [1] 张元济 . 答友人问 学堂事书 . 张元济诗文 [M]. 北京: . 商务印刷馆, 1986,172. [2] 屠寄 . 中国地理学教科书·凡例 .[M]. 北京:商务印刷馆 ,1905,218 . [3] 陈登原 . 中国文化史(下) [M].. 香港:世界书局, 1935,300. [4] 江苏 [J],1904,7 。 [5] 汤志钧 . 章太炎政论集 [C]. 上海 , 中华书局 ,1977,276. [6] 曾鲲化 . 中国历史 . 附录 [M]. 长沙:东新译社 ,1903 。 [7] 曾鲲化 . 中国历史 . 附录 [M]. 长沙:东新译社 ,1903 。 [8] 曾鲲化 . 中国历史 [J] 浙江潮 [J,],1903,7 。 [9] 夏曾佑 . 中国古代史·叙 [M]. 上海 : 商务印刷馆 ,1933,1-3 。 [10] 国粹学报 [J],1907,27 。 [11] 1899 年,王国维为樊炳清译《东洋史要》“序”所述。 [12] 普通书室 . 普通新历史 . 凡例 . [13] 曾鲲化 . 中国历史 . 附录 .[M] . 长沙:东新译社 ,1903. [14] 陈庆年 . 中国历史教科书 . 总论 [M]. 上海 : 商务印刷馆 ,1904 。 [15] 夏曾佑 . 中国古代史·叙 [M]. 上海 : 商务印刷馆 ,1933 。 [16] 周朝民 . 戊戌变法后的历史教科书编撰 [J]. 史学史研究 ,1983,4,73. [17] 刘师培 . 中国历史教科书“凡例” . 上海 : 商务印刷馆 ,1907. [18] 陈庆年 . 中国历史教科书 . 序 [M]. 上海 : 商务印刷馆 ,1904 。 [19] 陈庆年 . 湖北乡土地理教科书 [M]. 国学保存会 1907 年版后 附广告 . [20] 刘师培 . 中国历史教科书 . 凡例 . 上海 : 商务印刷馆 ,1907. [21] 浙江潮 [J]1903,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