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广东桂江二中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运动会开完后,初三学生来到食堂吃晚饭,却发现:老师们的餐桌上摆放着火锅和丰富的配菜,而另一边的学生配餐却每份只有5个肉丸和青菜、白饭。有学生看到饭菜简陋,便将盒饭狠狠倒扣在餐桌上,这一动作得到了百余名学生的响应,他们纷纷将盒饭倒扣,以示抗议。 这件事首先被人以《倒饭抗议桂江×中学》的帖子在网络论坛上发布,随后《广州日报》以《倒的不是饭,是叛逆》为题报道了此事。该报道被大型门户网站转载时,标题又变成了“百名学生不满教师餐豪华倒饭抗议”。此事的传播过程耐人寻味:最初的帖子只是简单描述了当天发生的事实,报纸的报道则加上了学生心态的描述以及有关各方的采访,到了网络编辑手里,则直接点出是“不满教师豪华餐”而“抗议”。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学生是一个尚没有经济来源的群体,他们拿的是家长给的伙食费,吃的是五元钱一份的配餐。教师们是有合法收入的成年人,吃的是与其经济条件相称的饮食。不管是他们交了更高的餐费,还是学校对教师有相应的补贴,教师的饭比学生的饭更“豪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作为已经具备一定认识水平的初三学生,应该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强求公平。因而,两厢饭菜质量的差距或许是触发学生抗议的导火索,但决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分析有关信息可知,学生抗议的真正原因有两个:一是即使按照五元一份的标准,校外配餐中心提供的饭菜质量也过差。看看照片中的学生餐,除了几个面目可憎的丸子就是青菜和米饭了,了解菜价的人不难作出判断,配餐公司缺斤短两和偷工减料的嫌疑很大。二是饭菜质量有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学生们多次向学校反映,但问题就是不能得到解决。一种投诉无门的郁闷长期积聚在学生当中,一旦遇到特定的环境气氛,就会以暴烈的方式宣泄出来。 学校给学生提供晚餐,是为了使初三学生抓紧时间就餐后参加晚修,这本来是既能减少学生奔波、又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事,但好事最终还是办拧巴了。五元钱一份晚餐,这是照顾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的承受能力而定下的“政策保护价”。在当前的肉菜行情下,这样的价格使提供配餐的利润空间狭小,具备了相当的“公益性”。公益性的事情只能由具有公益心的机构来做,学校既然立意给学生提供便利,那么最稳妥的办法是自己组织专门的炊事班子,全程掌控买菜、做饭的流程,把学生交的每一分钱都花到饭菜中去。可是学校没有这么做,而是把这事交给了校外的某“配餐中心”。营利性的餐饮服务者总是要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即使是五元钱的盒饭也要想办法“榨”出油水来。具有公益性质的任务交给市场化的机构去做,这本身就给饭菜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 遗憾的是,学校不但“懒政”于前,把做饭的事儿包了出去,在饭菜出现质量问题后,也没有代表学生据理力争,使问题长期延续。学校为什么不认真向配餐中心交涉,不排除学校中某些人与配餐中心有利益纠葛,因而睁只眼、闭只眼。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没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主体去对待。学生们就饭菜问题屡屡提意见,学校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反而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架势说:谁要是不愿意吃,可以回家吃饭! 初三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期,饭菜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学生们的抗议绝非小题大做。学校是培养和教育人的地方,学校的一切工作应该围绕学生来展开,而这起倒饭事件恰恰折射出某些学校治校理念的谬误和工作重心的错位。从节约粮食的角度来说,学生们的倒饭行为肯定不对,但所有的学校都应该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学生利益无小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