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废科举对乡村教育落后的影响(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探索与争鸣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摘自《探索与争鸣》2008年03期
    中国古代的教育,城乡差别并不明显。以清代为例,虽然官办学校主要设在州县以上的城市,但学生大多来自乡村。同时在乡村还设有社学、义学、私塾等,负责启蒙教育。除宗室、贵族外,城乡子弟受教育的机会大体上是均等的,当时的社会精英大多出自乡村。乡村教育拉大与城市的距离,并处于落后状态,是从清末开始的。当然。这里有多种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城乡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废科举也是造成乡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举制度发展到清代已越来越表现出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清末,遭到了尖锐的批判和猛烈的抨击,终于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这是历史的选择,大势所趋。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科举制是在仓猝中被废止的。一个行之千余年的制度,戛然而止,它所带来的社会阵痛和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科举制是在仓猝之间被废止的
    鸦片战争失败后,传统教育的弱点充分暴露,朝廷的有识之士“已微窥旧学之不足独恃”,故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之设,又选派幼童留学美国,以图弥补旧学之不足。至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惨败于日本,“于是天下愕眙,群起而求其所以然之故,乃恍然于前此教育之无当,而集矢于数百千年通用取士之经义”。康有为即明确表示:“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建议“特发明诏,立废八股”,改试策论。在那样一种氛围下,八股已成为万恶之源,容不得人们再去思考。因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之废八股,改试策论,“亦时使之然也”。然而,废八股、兴学堂,行之数年,仍未见其效,于是国人则谓科举犹在,以此为梗,故废科举又提上议事日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采纳袁世凯、张之洞的建议,决定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丙午科始,递减科举中额,“以科场递减之额,酌量移作学堂取中之额,俾天下士子,舍学堂一途,别无进身之阶”。按此计划,十年之后,再停科举。然而。尚未到递减之年,人们发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者绝少”,结论是,“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因此,袁世凯等人建议:“宸衷独断,雷厉风行”,“立沛纶音,停罢科举”。于是,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奉上谕,立停科举,并“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慎择师资,广开民智”。
    显然,舆论把战败的责任归罪于八股和科举,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落后就要挨打。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科学技术、军事实力明显落后于西方列强,而清政府又极其腐败。这些问题不解决,而奢望以废科举使中国强盛,只能是舍本逐末。在人们头脑发热情况下作出的决定,必然存在着不足,不仅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而且对废科举必须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并没有充分的准备。
    其一,废了科举。教育怎么办?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它的创建,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作为一种打破世袭、平等选拔人才的机制,科举制度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科举本与教育无关,但由于封建政府要选拔、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需要以封建伦理去规范他们的思想行为,从学习的内容上去引导他们。因此,科举制创立不久,便与教育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成了教育的根本导向,由此便埋下了隐患。特别是从明朝开始推行“科举必由学校”,导致教育成为了科举的附庸,把教育内容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尽管这一状况对普及教育曾起到过推动作用,但毕竟使众多读书人钻进了死胡同,考什么,学什么,一切为了功名利禄,脱离了社会与民生。这是科举左右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依傍于科举的教育,并不是完整的教育。当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人中国后,中国的传统教育仍跟着科举指挥棒在转,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改革是必然的。问题的关键是:应如何改革。我们认为,改革不应是简单的废除,而首先要搞清科举与教育各自的功能,以及二者的关系。科举的功能是保证公平取士,教育的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科举不应左右教育,教育也不能只为选官服务。就选官而言,即使在晚清,科举仍未丧失其功能,曾国藩、左宗棠,以及一批提倡变法维新者均由科举出身。而此时仍要求教育只为科举培养人才,只为选官服务,显然是不可行的。只有让科举回到原本的、单一的选官功能,才是明智的、最佳的选择。如同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与教育就没有任何依附关系。总之,教育与科举分途,才是新式教育发展的关键。然而在清末一片废科举的呼声中,很难有这样冷静的分析。
    光绪二十七年,张百熙建议在发展新学堂时要“优予出路”,“应以小学堂卒业者比生员,中学、大学卒业者比举人、进士。仿日本法别设大学院,令进士入学其中,不加限制,俾其优游餍饫,以求深理,三年考成选翰林”。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张之洞在奏请递减科举中额时称:“使科举与学校一贯,则学校将不劝自兴;使学校与科举分途,则学校终有名无实。”并提出:“俾天下士子,舍学堂一途,别无进身之阶,则学堂指顾而可以普兴,人材接踵而不可胜用。”这些建议实际上仍以功名利禄吸引读书人,无非是以新学堂取代府州县学而已,学习内容不同而已。而他们又忽略了兴办新学堂所受到的诸如资金、师资、教材等种种制约,以致递减计划尚未实施,便急不可待地废科举、办学堂。其后,新学堂之授出身,包括游学归国后的考试授出身,一如科举之旧例,授为文科、医科、法科、商科等进士、举人,并未摆脱科举之模式。当时已有明眼人看出问题症结之所在。御史陈曾佑即指出:“科举既废,则士子出身尽归学堂一途,为朝廷用人行政所关,不能不详加审慎,以求万全无弊。为久远可行之规。”他认为袁世凯等奏定章程内“所列奖惩各条,滞碍难行之处极多”,而“种种滞碍难行之故,皆由于学堂、仕进混一之弊”。“考各国学制,自小学以至于大学博士,卒业时不过授以文凭而已,未有授以官者也,惟其授以文凭,故一学堂卒业,虽多至数千人而不觉其滥;如尽授以官,则难以为继矣。”他特别强调:国家所以广立学堂者,大旨有四:“一,教成人格。教育普及,则人人知人伦道德,而风俗纯。一,教成国民。教育普及,则人人有政治思想,而国本强。一,寓通国皆兵之意。小学普及,则军人资格已具,而征兵之令可行。一,寓富民足国之意。实业普兴,则民多才艺,而谋生之途较广。此四者,兴学之大旨也。是故兴学非尽求官也。国家最利之事,在人人皆知求学,国家最不利之事,在人人皆思作官。人人皆知求学,则各谋其本业,而天下以安;人人皆思作官,则各忘本分,而侥幸奔竞之风作矣。”陈曾佑的论述是精辟的,但并未引起重视。以发展新学堂而普及教育是进步的,可取的,让新学堂重新承担起科举的功能则是行不通的。严复就曾谈到,废止科举,“意欲上之取人,下之进身,一切皆由学堂”。“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于古之废封建、开阡陌。造因如此,结果如何,非吾党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显然,他并不满意兴学校的效果。民国初,有文章称:“废科举,兴学校,样样模仿外国,但是这种考试,还是带着科举气味的,所以到了现在,我国学校教育,仍旧不见进步,就是这个缘故。”“考试制度盛行,真正的教育就难于普及了。”显然,教育未能摆脱旧模式,未能充分发展,与废科举时的仓猝之举有关,与清政府没能分清科举与教育的功能有关。由于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所推行的政策也就难见成效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