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据与科学—— 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艾尔曼教授 本杰明·艾尔曼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Elman)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双聘教授,同时还担任普林斯顿东亚研究项目主任,主要教学及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文化史(1000—1900)、中国科学史(1600—1930)、中华帝国晚期教育史(1600—1850)等。他的主要著作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1984;1990;2001);《经学、政治和宗教: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1990);《晚清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00);《自我主张:中国的科学,1550—1900》(On Their Own Terms: Science in China, 1550-1900)(2005);《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2006),该书中文版于今年8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艾尔曼教授还与他人合著了一本世界史教科书《分分合合》(Worlds Together, Worlds Apart)(2008),并编辑了一部在线的中国经典文献工具书录(Classical Historiography for Chinese History(网址为:http://www.princeton.edu/-classbib/right.htm)。 中国科举制度、考据学和近代科学发展史是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艾尔曼教授主张应该从文化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综合的角度来研究这类领域,他的这一研究主张受到了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艾尔曼教授曾在代表作《晚清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一书中,叙述了科举制度从创立到终止的历程,是西方研究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力作。在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科学问题时,艾尔曼教授避开了通常描述现代科学兴起过程时常有的“欧洲中心论“,把1600—1900年的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并分析了西学进入中国所经历的传入、调和与融合三个阶段,详细记述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衰变迁。 艾尔曼教授近日在复旦大学访问授课,本报记者赴上海对他进行了专访。——编者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有价值的 激励人才的中国科举制度 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制度中妨碍进步的一种,您是否赞同这种解读? 艾尔曼: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要多了解其作用,并给出它一个新的评论,而不是全盘否定,认定它没有价值。 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开创性地设立了科举制度,当时考点仅设在洛阳和长安,所有的考生,不论贵族和平民都要去首都参加考试;在宋朝,考点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各省;到了明朝,又进一步扩大到每个县,当时中国共有1500个县设有考点;到了清朝,科举考试已经非常有影响力了。所以说,科举考试长期以来一直在发展。中国在很早就开始通过考试广纳人才,这用英文说是非常“precocious”(较早具备某种能力的)的,中国之外的学者们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