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王修智:中国传统文化之师道(6)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教与学的关系
    教育原则与方法,就是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由于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各自的哲学观点和对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不同,因而提出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全面发展。它是符合认识论的一条教育规律。
    因材施教最早出自《论语·为政》。有一次,子路向老师讨教:“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朱熹注解《论语》时,引用程颐的话说:“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孔子非常熟悉弟子们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如一地各因其材而施教。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可见,同样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他还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用“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方法,观察弟子,或问同而答异,或问异而答同。
    墨子认为,不同的教育对象在程度、能力等方面是有高低、强弱之分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2、循序渐进。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循序渐进强调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就是孔子所说的“无欲速”,“欲速则不达”。
    我古代圣贤早就认识到了循序渐进的奥妙。老子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就是说,解决困难的事,要从最简单的着手,做大事,也要由细微的地方开始。所以真正的圣人,不自以为了不起,谦虚容人,故反而能成大事。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老子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一道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孟子·尽心上》对循序渐进也作了生动比喻:“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就是说,流水是有规律的,要循序渐进,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要逐步通达。《孟子·公孙丑上》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来告诫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人。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
    荀子对循序渐进地诠释则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朱熹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3、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孔子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论语·述而》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朱熹在注解《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孔子还提出:“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ɡǔ,没有识别力)”。话未到当说时而说,谓之躁,话当说而不说,谓之隐,没有观察君子的颜色就说话,谓之瞽。教师就要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孔子善于在弟子处于一种充满求知欲望的积极状态下,启发诱导,因而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孟子曾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君子教导别人应该如射箭一样,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而是启发引导,让弟子观摩体会。
    《学记》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认为如果不采用启发式教学,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就是说,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会很快忘得一干二净。
    所谓“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朱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也要善于质疑。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学思结合。学,主要是感性认识。思,主要是理性认识。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与思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罔(wǎng),是蒙蔽,欺骗,殆(dài),指危险。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他还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同时,他教导弟子:“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意思是,只要肯动脑筋,没有什么东西是可望不可及的。因而,孔子强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所谓学思结合,对学生来讲,学,就是要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同学学习;思,就是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善于联系实际。对老师来讲,学,就是边教边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思,就是教学相长,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反思、修正、提高。
    5、知行统一。学习是一个从未知到知、从不能到能的过程。知最后要落实到行,即实践能力。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会处理政治、外交等事务,如果诵读了《诗》,把政事交给他,而不能通达,派他到国外办事,在辞令方面,又不能专对,读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
    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耳闻—眼见—明理—践行”的完整过程,而付诸于实践层面,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修身》)意思是,未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不如亲自实践,学习的功夫到实践这一层次也就停止了。这近似于《中庸》所倡导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劝学》还强调,正确的学习过程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则。”意思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不论是教育方法,还是学习方法,关键在于“行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朱子语类》卷九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明代大儒王阳明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认识和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行”是学有所成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