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道德经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二:规矩篇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一元一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义】
    任何相对立的对方之间都有一个规矩,如美与丑,善与恶,越过了这个规矩,美就变成了丑,善就变成了恶,有了规矩才有对立双方之间的相对稳定。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按照规矩来运行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相互转换,难和易之间的相互促进,长与短之间的相互搭配,高与下之间的相互包容,音与声之间的相互谐和,前与后之间的相互跟从。没有了规矩,自然就没有了和谐之美。
    圣人之所以为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明白了这个规矩,他严格地按照事物的规矩来处理事务而从不强求,通过让人认识这个规矩来教育别人而不是用嘴。万物的成长都是它严格按照规矩运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的矫揉造作。你扶持了它的产生也是你按照规矩办事的结果,不必拘系于自有,你帮助了它的发展也是你按照规矩办事的结果,不必执为仗恃,你成就了它的事业也是你按照规矩办事的结果,不必矜居功名。按照规矩办事,不居功自有,才使你通过它们的成功而使自己壮大。反之,如果不按规矩办事,不但你难以成就别人,即使别人有点成就也会离你而去。
    【管理之道】规矩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而言首要的就是制度。这个制度不是通常企业中那些管理人的制度,而是一个符合人性的且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有了它,员工就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目标奉献自己的青春,毕竟为了企业更是为了自己。现在不少企业总是想通过营造企业文化来实现无为管理,但这些大多都是形式,治表不治里,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制度文化,只有从制度上保证了广大员工的利益,才会在企业中自觉地形成共通的语言,共同的文化。缺乏了共同的利益这个核心,任何文化都是流于形式,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综观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企业员工自身拥有的聪明才智看作是他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和其它资本同等的说话权和分配权,有了这个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理念,加上一套相对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做保证,员工就会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进而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有了员工的全身心投入,没有什么企业是搞不好的。
    现在不少管理者一想起制度,总以为是那些约束员工行为、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众多框框。其实不然,企业是一个资本的集合,在这些资本中,只有人是活的,其它资本都以有序的形式分配在每一个员工周围,员工监控的资本量不仅体现了个人能力的大小,而且体现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分配。如果一个人能力小,它所监控的资本量大,那么这就会造成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果一个人能力强,它所监控的资本量小,那么这就会造成人才的一种浪费。只有企业整体保持这种个人能力与监控资本量的平衡,企业才会发挥出最佳的效益来。因此,真正符合管理之道的制度就是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去分配与之相应的资本监控量。
    当然,这种平衡不是管理者个人能够做到的,它是通过员工之间的平等竞争,谁能够使所监控的资本量更快地增值,管理者就增加它所监控的资本量,谁不能够使自己所监控的资本量有效地增值,就减少它所监控的资本量,企业资本的活力就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这种资本的活力,缺乏平等,资本的流动就会混乱,企业整体生存与发展的意志就体现在资本的这种有序流动之中。
    优秀的管理者之所以能够实现有效的管理,就是他明白这个管理之道,他严格地按照这个道来实施企业的管理,通过人与企业制度的碰撞、文化的交融来教育员工而不是喋喋不休的灌输。员工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是它符合管理者的个人意志,而是它符合了企业的管理之道,因此,优秀的管理者从不居功自有,他明白,他的个人利益建立在企业整体的发展之上,企业发展了,他是最大的成功者;如果企业搞不上去,他则是最大的失败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