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89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三版。 (2) 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181-18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版。 (3)参见张世英《论境界--兼论哲学何为》一文,载《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第27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4)参见冯友兰《贞元六书》(下)第554、626-64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5)《宗白华全集》(2),第360-361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6)王国维《人间词话》,参见《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393、355、348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7)关于境界的应用领域和存在形态,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在其代表著作《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专门论述过,参见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5月全集校订版。 (8)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22-25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第3版。 (9)(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参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第20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 (10)张世英的《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可谓是这方面的为学界所普遍关注的重要著作。该书从历史、理论及专论等方面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两种基本模式及其构成中西文化系统之间重大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诸多问题很具启发性。我想这对中西文化基本特征的更深入更全面的把握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写作有很多方面吸收或引用了该书的某些观点,除比较重要的引文外都未能一一注明,在此特表谢意。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译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第52页。 (12)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16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第一版。 (13)参见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牟先生的"生命"在我看来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或社会关系即与"人生"同义,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道德性"。 (14)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用现代语言进行转化,尤其是探索这套独特的范畴和话语系统的现代意义,一直是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理论体系的一大难题。在我看来,哲学方面,张立文先生的一系列中国哲学范畴研究如《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和人道两篇)等都是以"自己讲"的勇气进行的。此外,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蒙培元先生的《理学范畴系统》以及现代新儒家的有关著作如唐君毅先生的《中国哲学原论》等都是引人注目的佳作。诗学方面,叶朗先生的美学范畴研究,陈良运的诗学体系研究、张海明的《经与纬的交结--中国古代文艺学范畴论要》、谌兆麟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初探》、曾祖荫的《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等都是其佼佼者。 (15)关于中国哲学和诗学范畴系统的核心或中心范畴问题,目前学界分歧较大。哲学方面, 有的认为是"气"、有的认为是"理"、有的认为是"心"、还有的认为是"天"等等。诗学方面,有的认为是"气"、有的认为是"象"、有的认为是"意境"、还有的认为是"心"等。不过,将"道"作为中国哲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的学者似乎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趋于达成共识。 (16)参见张立文先生的《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的相关章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995年版。 (17)参见张海明《经与纬的交结--中国古代文艺学范畴论要》中的"绪论"部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18)参见党圣元《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19)据伪《古文尚书·大禹谟》曾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