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亟待转变 给孩子自由成长空间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讲到两个故事:一个是造就科学家的父亲,一个是造就科学家的母亲。前者讲的是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父亲。富兰克林说,他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小时候在父亲的工厂里玩耍中培养起来的。后者讲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母亲。爱迪生进校只有三个月就被开除了,但他的母亲知道他不是坏孩子,允许他在家里随心所欲地做各种小实验。这两个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不能让封闭落后的家庭教育压制科学萌芽的诞生和成长。成功的家庭教育,前提是创建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目前,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式亟待转变。概括地说就是:从传统的、封闭式的家庭教育,向适应现代教育、科技发展的开放型家庭教育转变;从家长单一输出、说教,向家长学生相互沟通、平等交流转变;从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
    早在60年前,陶行知先生就大声疾呼: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五大解放”,就是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用头脑自己去思想;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干;让孩子自由提问和辩论;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作出结论;把孩子从过多的考试、沉重的课业重负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有一定时间、空间,去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知识。要实现这“五大解放”,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必须解放思想,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孩子的心灵和梦想自由地翱翔。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密不可分。据说,在犹太人家庭,刚刚懂事的孩子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自家的房子被烧毁,或者财产被掠夺,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和钻石”,母亲就会立即纠正他:“是智慧和知识,那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他将永远伴随着你。”如今,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不少误区,有些父母常常用“当大款、发大财”来激励和教育孩子,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当的,其导向是拜金主义和功利思想,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营建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单单是家庭问题,而且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孤零零地留在家里,使孩子应受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对孩子身心造成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要妥善解决,还需社会各界形成合力,给孩子们营建一个温暖的“大家”。(牟玲生 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