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治平之本,仁爱之核,必须通过“和”来理顺各种关系,处理各种冲突,而达融实和合之境,和平、幸福世界。儒家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礼的作用,以和最珍贵,这是先王治理国家的最宝贵的地方。《左传》与《国语》曾记载晏婴与齐景公、史伯与郑桓公关于“和同之辩”的对话。晏婴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左传》昭公二十年)“和”是各种不同的原料、调料,即各种相对的要素,经过主体人对各种相对要素的济不及,泄其过的加工融合,即烹之、燀之、和之、齐之,而成鲜美的食品。“同”是“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同上)。以水济水仍是水,没有产生新的和合体、新事物。晏婴认为,和的功能和作用是,食用和羹,“以平其心”,听和声“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民无争心”。和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使人精神获得享受和愉悦;培养主体道德行为的和协;取得政治平和安定,人民没有争夺之心。史伯说:“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五教”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他们之间的和合,便能保养百姓。这是从伦理道德层面讲和合、和平、幸福;从世界万物的化生层面讲,“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韦昭注:“杂,合也。”“和”怎样“生物”?并非有一个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万物,而是由多样的、相对相关的“五行”冲突、融合而和合成万物,这是“和实生物”的“和生”,而非“一生”、“独生”,而是“以它平它”的和生。由“一生”开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对立斗争思维,由“和生”而开出多元多样、互补双赢的和合生生思维。这是因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而与专同”。韦昭注:“类犹和也。”“一”便是弃“和”而“专同”,“同”是不能持续生物的;“和”既是万物化生的根据和源泉,亦是万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以及大本达道的原则,即“恰好底道理”。由“和合”而保证治平之本,仁爱之核的贯彻和实现。 由社会的“和为贵”的礼仪之用,而推及天地万物的“和生”。孔子再把“和同之辩”运用到君子与小人关系上,并将其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一种标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何晏《论语集解》解释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朱熹《论语集注》说:“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以义利、心意辨君子与小人的和与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诠释者对经典的不同诠释。“和同之辩”在君臣关系的运用:“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左传》昭公二十年)。君臣作为融突关系,不能以君认为行的,臣也认为行;君认为不行的,臣也认为不行,这是“以水济水”的“同”,是“同而不和”;应该是君认为可的而其中有不行的,臣下指出它的不行的部分而使行的更加完备,君认为不行而其中有行的,臣下指出它的行的部分而去掉它的不行。只有不同、冲突的意见,后加以融合,便成为新的完善的方案,这就是和,在这里“和”体现了政治的文明和创新。“和”犹如新的信息量,为正数;同的信息在信息量上为零。“以和为贵”,便能创造世界的和平和幸福。 儒家文明的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法、风俗习惯的培育演化中具有首要的意义。儒家文明在“与时偕行”中而日新日日新地生生不息。 四 现代,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互联网普及化,把世界联成一片。这不一定就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以及种族之间冲突,有可能使不同文明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冲突加剧,譬如说,市场配额的不均等,利润瓜分不公平,生息领地有争议,宗教信仰有分歧,这一切价值冲突都根源于势不两立的选择。因此,文明冲突与文明融突成为世界范围所关注的课题。1993年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1998年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定,以2001年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 从文明冲突到对话,这是一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观照视角的转换。对话就必须承认相异者的存在,即允许“他者”的存在。既承认“他者”的存在,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就是互相平等的,而不是“猫与老鼠”的关系。主体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我是从;从“他者”看,要互为主体,互相观照;对话就是面对“他者”,需要互相理解、谅解。在互为“他者”的情境下,要互相理解其文化背景;理解其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等。互相理解、谅解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礼仪,互相理解,才能达成有限度的共识;对话的基础需要一定程度的诚信,诚信使对话蕴涵着诚意,诚意使对话通向顺利,甚至成功。若无诚信,对话这种游戏便流于谎言或一纸空文。对话既然是承认“他者”的存在,在与“他者”的交往中就不能唯我独尊,不能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消灭“他者”,对话者。这样看似简单、痛快,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后患无穷。特别是文明间的冲突,采取你死我活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是不可能消灭“他者”的。21世纪主要存在四大文明:基督教文明(即欧美文明)、儒教文明(即东亚文明)、佛教文明(即南亚文明)、伊斯兰文明(中东北非文明),另外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其影响力较少。无论如何,这四大文明仍会作为“他者”而存在着,强势文明想消灭弱势文明是不可能的,征服者也只能是改变异己文明的某一国家的统治者而已,而不能改变其文明。因此,当今世界最佳选择是对话。 其实,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不仅仅是文明的冲突,主要有人与自然的冲突,造成了生态危机,人类以自我中心主义去征服自然,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自然不堪人类的蹂躏而报复人类,人类所酿成的苦酒,最终都要由人类自己来喝掉;人与社会的冲突,现代国际社会南北贫富不均,东西发达与不发达失衡,地区性的战争和冲突不断,恐怖活动猖獗,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富的安全和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冲突,人情淡薄,道德失落,行为失范,只讲私利,尔虞我诈,坑蒙拐骗,人与人关系紧张,道德危机深重;人的心灵的冲突,现代人际疏离,老小失养,孤寡无依,加之竞争激烈,生活紧迫,人际紧张,人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和孤独。心灵的苦闷、痛苦、烦恼、焦虑、冤屈等等,无穷无尽。造成心理障碍,精神失常,自我了结等精神危机。人类面对这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这五大冲突和危机,如何化解这是各国关心人类命运的学者、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首务,并为此做出了种种贡献。 在化解这五大冲突和危机中,需要的是对话。根据我近50年来对于儒家思想的研究,梳理、凝炼出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中的“和合”之精髓,提出了“和合学”的理论体系。和合学是中华文化的儒、道、墨、阴阳、法各家及佛教思想的凝聚。根据“和合学”的理解,这种对话是“和合学”的“融突论”中的一种形式。和合学提出了化解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的五大原理,即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儒家文明在化解人类文明所面临五大冲突和危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对于此五大化解冲突和危机之原理,在此兹作一些简单的陈述。 一、和生原理。 《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周易·系辞传》:“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便是和生。宋明新儒家把孔子的“仁”诠释为生命之源,如“桃仁”、“杏仁”之“仁”,是桃树、杏树发芽、生长的源泉,所以周敦颐说:“生,仁也。”(《通书·顺化》)以仁育万物。胡宏说:“仁者,道之生也。”(《知言·修身》)朱熹讲:“仁也者,天地所以生物之心。”(《克斋记》、《朱文公文集》卷77)王守仁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传习录上》)天地万物都是生命体,自然、社会、人己、心灵、各文明都是生命体。既然都是生命体,就要互相尊重其生命的存在,相互共生,而不能一方消灭,征服“他方”。共生需要互相平衡、协调、和谐,以此为基础才能获得共生,所以称“和生”。和生并不否定现实的竞争、斗争、冲突,但不是将其导向消灭和死亡,而是导向融突而和合,在新生命的基础上和生和荣。 二、和处原理。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在自然、社会、人己、心灵、各文明都是生命体的情境下,它们之间如何相处是天天斗争、战争、恐怖、紧张,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宋明新儒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在实践中应落实“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人和处;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和而不同”地相处,和谐共处,不同而不相害。各个社会、国家、民族宗教、文明不同,这是历史的、现实的存在。这种状态再经历几个世纪,也不可能消除这种不同,所以要坚持“和而不同”地和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导下的“和处”。 三、和立原理。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立而立人,由己及人。立是“三十而立”的立。《说文》:“立,住也。”《文源》:“象人正立地上形。”有站立、成就、建树等义。无论是各国家、各民族,还是各种族、各宗教,自己要站立,也要使他者站立。自然、社会、人己、各文明都有自己站立、独立的生存的自由和发展的道路,别人不得干涉,不得唯我独优,强加于人,以自己的站立得住,不允许别人站立得住,应该立己立人,多元共立和立。和立使人人能安身立命,立人亦即“为生民立命”。 四、和达原理。 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达有通达、显达、发达之义。己达达人,与他者共同通达、发达。自然社会、人己、心灵、他文明既自己通达、发展,亦使他者通达、发达。不要以己达而压制、制裁人达。当今世界无论是自然、社会、人己,还是心灵、文明等,都存在通达与不通达,发达与不发达的差分,这种差距的壮大必然造成各个层面的失衡,使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加剧,造成社会动乱,不能持续发达、已达而人达,共同发达、共同繁荣,人类才能在和谐的、平衡的发达中,享受和达的幸福生活。 五、和爱原理。 和生需要和处,使生命得以生存下去;和处需要和立,和立使和生、和处获得保障;和立需要和达,和达使和生、和处、和立的关系得以通达,并获得发达。和爱是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孔子讲:“泛爱众”。墨子讲“兼相爱”。《礼记·礼运》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乾称篇》)的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才会对自然、社会、他人、他心灵、他文明赋以爱心,才会使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在爱心的指导下得以落实和施行。 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种种的差分,但人类要求和平、幸福的愿望是共同的,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共同的,它没有国界、民族、种族的区分。譬如沙尘暴可以跨洋过海,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其影响都是全球性的,人人均不可逃,这就是不同文明对话的共同基础。有了这共同的基础,不同文明间可以在相同、相似目标的追求下,获得一些最低限度的共认。尽管对获得的共识,也各有自己的解释,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所提出的五大原理有其合理之处,可以为文明对话、世界和平和幸福提供一种理念,提供一种选择,以祈在世界文明对话中使儒家文明获得现代转生的“和合学”得到认同或发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