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明华 温家宝总理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围坐在一起,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听了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加快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议后,温家宝说:“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2月2日新华社)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学地盘之宏大,馆堂楼宇之高耸,“天价校门”之堂皇,校内“正处、副处”、“正局、副局”、“正部、副部”的官衔何其之闪闪。而真正能独擎学术蓝天、指点创新发明江山的一流大师,却仿佛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期,怎么也“冒”不出个头来。 在中国的大学里培植不出科学界的参天大树,但一些学子一旦走出国门却能频摘“诺奖”,诸如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等。这就是环境问题,《晏子春秋》有名言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后人用来比喻社会环境的优劣与人才成长的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环境导致这种大师缺乏的局面呢? 温总理所焦虑的大学独特的灵魂的缺乏,便是核心成因。教授和学生对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的精神匮乏,形成了一种思维僵化气氛,进而表现为对权贵的附庸化,求名、求利,没有学术自由,潜规则氛围浓厚。陈寅恪先生坚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对大学精神的最好概括。这首先需要保障师生享有言论权利。教师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包括对政府的一些决策大胆直言。实际上,这也是政府所期待的,这从温总理“要学者们直言、敢言”中可窥其旨。 所以,首先,要荡涤大学里的功利思想,坚守独立精神,需要从社会环境的层面着手培育。若社会功利思维不淡化,“大学精神”最终也是无源之水。日前,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坦言:“目前社会上有一个很清楚的官僚体系,高校里若没有明确的行政级别,就不知道该和谁对话,找不到省里的主要负责人,甚至连厅局长都可能不愿见没有行政级别的教授,令你事难办。”龚克所言“行政化、功利化”不难淡化,而是学校纵然“淡化”了,那些局长们却总抱着“以长论英雄”的思维不丢。 另外,要除大学“官味”,需从教育管理核心层抓起,尽快从校园拔出家长意味甚浓的“利益之腿”。其一,痛下决心,改变用“政治家” 的眼光去审视校园的固化思维,尽快让学术创新与争鸣在高校浓厚起来;其二,下决心消除行政职级设置体系,教授就是教授,后勤管理就是教师的服务员,校长只是责任和级别高一级的服务员而已;其三,果断试水并取消校长任命制,启动教师直选校长和教授治校的先进体系,加强学校的时代使命感与服务意识建设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