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同一与差异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近日,由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哲学与艺术精神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部分高校和学术机构的20余位学者参会并发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究其根本,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涵与本质追求。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认为,儒家关注现实社会中的生命 ,要求将生命的实在性表呈为道德性,从而导向德性的审美;道家则试图以“原天地之美”的态度来呈现自我生命的本真,从而以天地的审美情怀来表达生命的实在状态。“气韵生动”这一最富有意义的语词,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之中,既是关于艺术的,同样也是关于哲学的。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白奚教授认为,哲学与艺术应该是有密切关系的,任何一种艺术的核心都应该是表现理念的艺术形态,艺术到达较高的境界应该包含一种哲学。反过来,哲学本身也是一种思想的艺术。道家哲学中“反”的思想是智慧所在,也是艺术魅力所在。普通人追求增益的人生,而道家提倡减损的人生;普通人强调占有,道家要求简化自身的需求。这与中国传统绘画中追求无胜于有的创作思想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北京大学哲学系朱良志教授,将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中“大巧若拙、大白若黑、以丑为美”等创作思想对接了道家反其道行之的思想,认为道家思想无重于有,不强调有无分别的思想与中国传统艺术观有着十分相契之处。浙江大学哲学系何俊教授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造境与写境的区分,理解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相互依托互相寄予的关系。他认为,造境是基于理想,而写境是平于现实,自然本身是繁复多样的,而艺术作品则是将此繁复多样的自然转化为内在心灵的简素而予以呈现。 
    哲学与艺术既有区别同时又有着共同的交汇与影响。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书法、绘画及音乐尤其体现出这种哲学思想与艺术形式的彼此渗透与交互影响。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黄大同教授从中国古代乐律的角度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哲学思想的形态来源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他认为,老子一、二、三之说的素材正是音乐中的“三分损益法”,而这被老子揭示为宇宙演变之本质规律的源头。黄大同教授由此而进一步提出:中国古代的音乐与哲学是互为前提、互为显隐的关系,我们不仅可以从音乐的角度去解读哲学的某些思想,也同样可以用哲学的思想来解读中国音乐。清华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提出“自然、心灵与艺术境界”的论题,认为现代哲人王国维、宗白华和冯友兰等所注重的“境界”和“意境”,既是心灵境界,又是审美性的,而这同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和心灵观念息息相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吴根友教授从“晚明哲学精神的变化进而影响文学艺术创作思想”的主题谈起,认为李贽的“童心说”提倡当真人、讲真话、做真事,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晚明以后诗歌的创作。《红楼梦》一书歌颂真性情,也是这一哲学思想在文学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