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进入中国已有1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美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得以真正建立和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引发了数次美学研究热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取得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总结这一时期的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基础研究成就显著 基础研究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和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的基础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西方美学史与中国美学史两个领域。 西方美学史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在我国,西方美学史常常被看做是进入美学的基本路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取得成就的美学领域。西方美学史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打开局面,确立了通史与断代史同时研究的格局,而且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西方古典美学,20世纪的西方美学也被纳入研究范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开始编撰具有阶段性意义的西方美学通史。有学者根据西方哲学和美学发展基本同步的情况,将西方美学的历史演进划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三个阶段,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还有学者将美学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着的美学思想史,把由哲学理念、艺术元理论和审美风尚三者结合而建构的“美学思想”置于历史的框架中,形成了完整的美学思想发展史。 中国美学史研究多角度深入。随着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深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也陆续展开。其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上的美学研究范式,基本原则是参照中国传统哲学史,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史。具体而言,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思想史”为依照,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以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楚骚美学思想为三大主干;另一类则以“范畴史”为依照,抓住各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著作,把握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的演变,呈现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发展。另一种则是广义上的“大美学”或“泛文化”研究范式。它以审美哲学为基础,结合文化史、艺术史、审美意识史,关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审美趣味、艺术风貌的流变。这种研究范式既区别于逻辑思辨类型的审美思想史,也不同于现象描述类型的审美物态史,是一种介于归纳、演绎之间的描述形态和介于理论、实践之间的解释形态。 学术热点不断变更 30多年来,美学热点的嬗变不仅受美学自身“冷热”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这些年的美学热点问题进行梳理。 手稿热。从1980年开始,美学界兴起了一股对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热潮。不同研究者对这部手稿有着不同理解和认识。就阐释方式而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注重将手稿的观点思想吸纳到个人的美学主张中;另一种则注重对马克思思想本身的研究。这股热潮引出许多重要的美学命题,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用“自然人化”来界定美的本质的思想成为后来研究实践美学的重要维度;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则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美学基本原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主体性”问题。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阐发康德的“三大批判”的总体思想,提出了“主体性”问题。随后引发的“主体性”问题讨论,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思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实践主体性的观点契合了当时解放思想的进程,从而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美学研究。从实质上说,实践主体性既包含了联通主客体物质实践活动的主体基本规定性,又吸纳了受康德思想影响的自由主体性,是从审美自由出发二者调和的产物。这种主体性思想还在文学领域转化为“文学主体性”思想,引起强烈反响。 实践美学。实践美学发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主要表现为强调美在客观事物本身的客观派与强调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的社会派之间的争论。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学界基本接受了主客观统一的主张,并以此作为美学理论的立足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主客观统一于实践,实践美学成为80年代美学的主流理论,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后实践美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和中心问题出现多元化趋势。后实践美学试图超越实践美学,提出了与实践美学不同的研究重点、不同的研究方法。有学者认为,实践美学强调了美和审美对实践的依赖而忽视了它们自身的本质特征及与实践的内在区别。还有学者针对实践美学的理性主义倾向,强调要对个人的存在与活动的丰富性给予足够重视。这种思潮拓展了美学的研究视野,使美学的学科体系框架研究呈现开放态势,从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换,理论方法也更加多元开放。但从宏观上看,后实践美学仍未真正超越实践美学。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审美与文化之合的“审美文化”研究逐渐被学者们所关注。在内在层面上,审美主义的“生命艺术化”成为生命美学的价值取向;在外在层面上,审美主义“艺术化生存方式”成为“审美文化”的主体核心,“审美文化”成为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文化。“审美文化”研究反对将美学看做是一门“玄学”,提倡美学要“走下去”、“沉下去”,关注现实的文化现象。同时,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此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立场又逐渐淡化,“大众文化”批判被更广义的文化研究所取替。 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研究是近几年美学界的热点之一。生态美学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从广义上说,它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这种新的美学思路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学取得长足发展并渗透到其他学科的结果。 “日常生活美学”。新世纪以来,美学界论争的一个焦点是“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使大众的日常生活充满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在中国美学界,争论的焦点是“究竟是谁的审美化”。由此出发,又形成了一种趋向于“日常生活美学”的新的发展方向。 应对新趋势新挑战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这向美学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探讨中国美学的走向成为美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具体说来,中国美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趋势和挑战。 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对于当代中国美学思想最重要的挑战是,如何超越原有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格局,走出一条“中国化”的美学新路。目前,实践美学面临多方面挑战,但是还没有新的美学思想模式出现。实践美学仍在美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当代中国美学还在三个新的领域取得了突破:“审美文化”、“生态美学”和“日常生活美学”研究。这些新领域的研究都试图突破传统的美学研究范式,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推进中国美学发展。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美学界对于西方美学思想的借鉴和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但是对西方美学的整体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学者注重借鉴具有人文主义传统的美学,但对具有科学精神的西方美学传统、对在英美等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分析美学”传统鲜有研究。其中,语言学问题最为关键,当代中国美学还没有经历“语言学转向”。如何在语言哲学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美学,将成为新的美学生长点。 推动美学史研究。对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无论是通史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得到了大力推动和发展。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特别是如何突破传统中国美学的“写作范式”。不少学者意识到仅仅通过思想和范畴来把握中国美学是难以体悟到“真精神”的,所以从审美文化、审美风尚等新的角度来重写美学史的诉求越来越强。也有学者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艺术史、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都能为美学史提供养料,各种新旧方法论亦可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刘悦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