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专注于利益易忽视安全使自己置身险境 上面讲到凝神专心,集中注意力,是做好事情的关键。但是,有的时候,在被利益吸引的时候,容易利令智昏。过分集中注意于利益,而忽视了安全,却是危险的。《庄子·山木》记载:一只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在树叶下凉快,很舒服,忘了自身的安全。这时螳螂正举着双臂,要捕捉蝉。螳螂捕蝉,“见得而忘其形”,即将得到蝉,螳螂忘了自己的安全。异鹊利用这个机会想捕捉螳螂。“见利而忘其真”,它也忘了自己本性,翼大可飞而不飞,眼大应见而不见。庄周拿着弹弓向异鹊瞄准。这时,庄周忽然悟到,自己是否也有危险。他赶紧扔掉弹弓,掉头就跑。管栗园的虞人追出来,以为庄周是偷栗子的人,一边追一边骂。这里说的蝉、螳螂、异鹊,都全神贯注于逐利,而忘了自身的安全。 【编辑注评】 见利思义,知利知害。这是辩证法。那些落马的官员,贪污受贿的时候,见利忘义,拿了很多钱,还没花,就进了监狱,在铁窗中度过后半生。有的过去还积极肯干,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结果一旦犯案,一笔勾销。一时糊涂,玷污了一生清白。这都是不合算的,开始就注定是赔本生意。 做小事需要凝神做大事更要凝神 这里有一个“凝神”。凝,是凝固、凝结的意思。前几期我们在讲一个人迂腐的时候,举过一个反面的例子:《淮南子·汜论篇》有“凝信”的说法,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妇女约好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长时间,妇女没来,河水上涨,尾生被水淹死。妇女既然没来,完全可以回家,或者水涨后,走到桥上等。他一点也不会变通,只是在桥下等,直至淹死,也不改变等候的地点。《淮南子》的作者批评这种僵化的“信”,称之为“凝信”。凝神,意思就是凝固的高度集中的精神。或作“拟神”,似不妥。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有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原因就在于不能集中精力去做。兴趣广泛,诱惑甚多,静不下心来,东张西望,朝三暮四,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也都得不到。到头来,一事无成。做一件小事,需要凝神,做大事,更要凝神。 孟子当年以下棋作比喻,讲的也是要专心致志,才能学习好下棋。专心的程度不同,提高水平的程度也会不同。这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同一位老师,教一个班的学生,水平有明显的不同,很大程度是学生的专心程度不同。这个专心不是一时的,这一节课,可能都一样专心,效果不一样,为什么?过去长期的专心听课,积累下来,形成的基础,有高低差别,对后来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是否经常仔细观察事物,是否多看报刊杂志和其他书籍,是否用心思考过各种问题,是否认真参加过社会实践,是否有水平相当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这些也都是影响个人素质、理论水平的因素。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做任何事情,包括看书,是否专心,都是非常重要的。专心不是一种偶然性行为,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是经过精心培养,长期坚持,逐渐形成的。这种专心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性格,这种性格会影响自己的命运。一些青年学生,智商未必太高,高考时也没有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由于受到专心的培养,有了专心的习惯,专心的性格,凡是到手的事情,不论大小事,都认真做到最好,首先让自己最满意。这种习惯和性格就可能使他在任何环境下走向成功,当官就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经商就能通达四海、生意兴隆;做学问,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就会厚积薄发、桃李满天下。他们身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另一些青年,智商颇高,开始比较专心,成绩优秀,考上名校,后来诱惑比较多,就开始分心了,既想升官,又想发财,还想当明星,出大名。结果可能不如人愿,甚至一事无成。这类教训是很多的,过去科举考中状元的人,多因后来不能再专心了,变得庸庸碌碌,最终平平淡淡走完一生。鉴于这类教训,当今的青年人,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想包打天下,大包大揽,欲望也不要太高,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专心把它做好。陈省身有一句话值得记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好。这样人生就有了价值,就有了意义。做的事大,意义深远,自然更好。 【编辑注评】 凡事都要从具体事情做起,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庖丁解牛,也是在解牛的实践中体会道的意义,获得快乐美感,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六亲不认,只认钱的人,自然谈不上超越;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只想混日子的人,当然也超越不了什么;整天埋头苦干,养家糊口的人也超越不了。残疾老人,凝神专心做了一件小事:粘蝉,感动了大圣人孔子及其弟子,这算不算超越呢?有志青年要从面前的事情做起,才能通向伟大的事业和光辉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