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200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国学研究院》(从左至右依次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竹竿与木桶 同样是这一年,《走向未来》丛书开始陆续出版,电影《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开始公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新译本出版,《百年孤独》也被引进出版……“很多地方都在开放,人们都特别敢想,是个非常令人激动的时代。”一位经济管理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回忆说。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也将自己定位为“以工科为主,理、文、管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清华文科,回归加速。 如今已退休的胡显章,依然能够准确地说出各个文科院系成立的时间表:1978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组,1979年成立文史教研组、教育研究室和经济管理系,1983年复建外文系,1984年成立社会科学系、经济管理学院,1993年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999年复建法学院,同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02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这一连串的时间背后,是一连串著名学者的名单:哲学系主任是著名哲学教授万俊人,历史系有著名经济史学者李伯重、著名学者秦晖和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此前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有国情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胡鞍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是《人民日报》前任总编辑范敬宜,美术学院更是有著名画家张仃、吴冠中等一批名家…… 对这种名家齐聚的局面,王振民深有感触。他说,今日清华法学院同老法学院相比,同样“群星璀璨”:除了商法学教授王保树、法理学教授许章润等,还有一位冠名法学讲席教授——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冯象。 这样的局面凝聚着许多文科复建者的心血。胡显章回忆,自己在1996年参加了全国文科大学校长会议,发现文科不受重视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位主管文科的副校长坦言,文科发展排不上队,还有校领导说,“你们文科不就是研究研究《红楼梦》怎么回事吗?” 在颇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情结”的清华也是如此。据说,在学校领导的班子会议上,还有人提出:“你们文科不就是出几本书吗?搞那么多的系、所、中心干吗?” 1985年,清华首次提出了“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3年后,清华大学文科工作委员会成立。1998年,时任清华校长王大中表示:“按综合性的模式进行学科调整和建设,在发挥工科优势的同时,改变单纯为加强工科而建设理科、经管等学科的‘小综合’的狭隘观念,逐步树立起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大综合’观念,使理科、经管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主流方向上有不同程度的建树。” 然而有一种论调在校内流行起来:清华成为世界一流不是靠文科,理由是建世界一流如同从高树上打枣,取决于最长的竹竿,这只能靠理工科。 对此,胡显章提出了“木桶理论”,即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整个综合性发展是制约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木桶与竹竿之争。后来经过交流,大家终于达成共识,那就是“木桶”、“竹竿”都要,而且文科也应出长竹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