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加深,清政府束手无策,痛感到对西方太缺乏了解,乃至被动吃亏。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精锐的“八旗劲旅”惨败于拥有先进武器的英法联军,皇帝出逃,园明园被毁,痛定思痛,不变不行了。此时中国又处于农民起义的高潮之中,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不得不借助外国侵略者的“洋枪队”来镇压起义,从中更加感受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力量。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新式教育出现了。最早创办新教育的是清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 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是内忧外患交迫形势下清王朝采取的自救措施。洋务派代表人物,如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有镇压农民起义或与外国侵略者打交道的直接经历,他们深感如果还完全按传统的老一套行事,只能是自取灭亡,至少在军事力量上必须承认不如洋人。要镇压造反和抵御外侮,非靠洋枪洋炮不可,因此必须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与之配套的普通工业。而要创办新式工业,工人和技术人员是不可缺少的,于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与洋人打交道的基本前提是掌握外语,这样就迫切需要大批外事翻译人才。洋务派办的新教育,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始的。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于清政府新建立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恭亲王奕訢等在《奏请设立同文馆折》中指出:“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京师同文馆以英文班开办最早,其份量也最重。法文、俄文班于次年开设,后来又开设了德文和日文班。清政府官方最早派出国考察的就是同文馆人员。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各国史略、万国公法等,于是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但仍以外语为主,强调“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同文馆的学生最初限于八旗子弟, 后来也招收其他学生。学制8年,对年龄大免学外语的学生学制为5年。1901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大学堂的译学馆。除京师同文馆外,类似的外国语学校还有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建)和广州同文馆(1864年建)。 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底左宗棠和沈宝祯设立的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是设在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局(造船厂)附属学校,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学堂的宗旨就是“习学洋技”,分前堂、后堂两部,实为两个专业。前堂学法语,习造船技术;后堂学英语,习驾驶技术,分别聘用法、英两国的师资和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学制 5年,毕业后可授予水师官职,也可出国继续深造。还设有艺徒学堂,培训技工和绘图员和机器维修人员。 除福建船政学堂外,早期的技术学校还有李鸿章会同曾国藩创办的上海机器学堂(1867年建),附属江南制造总局,学习枪炮制造技术。还有李鸿章办的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建)、天津电报学堂(1881年建)和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建),张之洞办的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年建),曾国荃办的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建)。私人创办的新式学堂,最早有徐寿创办的格致书院(1874年)。 洋务派办的这些新式学堂打破了传统儒学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出中国自己的第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新型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如严复、鲁迅、张伯苓等近代史上的巨匠,都是出自于这类学堂。 洋务派办的新教育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这些新式学校都是申报朝廷批准后兴办的,不是私学。但又都是以个案处理,零星举办,也不隶属于当时的教育管理系统,它的经费多靠自筹,学生毕业后没有官方提供的出路保障,所以严格说也不是官学,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而已。特别是缺乏基础教育的根基,必然影响教育效益和质量。 第二,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如机械专业主要是为军工服务,电报、医务专业也首先着眼于军用。当局也不愿扩大新教育的领域。丁日昌说:“除船械一切必须效法西洋外,其余人心、风俗、察吏、安民,仍当循我规矩,察以实意”。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实际上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原则的具体运用而已。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1894年,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达25年之久。福建船政学堂由法国军官日意格(P.M.Giquel)、德克碑(A.N.D'aiguebelle)任正、副总监,中国当局只管投资拨款、提供设备原材料及对学生的日常管教,至于指导和教授学生,“乃洋人之责任”。“洋教习”通常享有极高的薪俸和待遇,而养尊处优、不用心教学的却大有人在。总之,中国新式学堂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的强烈色彩。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旧学基础的人才能入学,学校均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仍有祭孔典礼,讲究礼制,月课季考,学规繁苛,厉行惩戒,等等,都是旧官学的传统,新教育其实仅仅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 来源:《中国教育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