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学校学制 >

近代中国第一所军校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知识窗 佚名 参加讨论

    19世纪中期,随着《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署,清王朝逐渐意识到岌岌可危的处境,萌发出“即日夜图维,业已不及的危机感,深感过去安于不知,已使江河日下的局面”。一些爱国有识之士主张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清朝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也开始清醒, 把设局造船、兴办海防、整建海军列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最早的军校——福州船政学堂应运而生。 
    西学东渐 
    同治五年五月三十日(1866年6月25日)洋务派核心人物左宗棠上奏朝廷,请于福建海口罗星塔一带设立船政局制造船舰。他在奏折中分析中国三面环海,海防不坚,外国军舰可直达天津的状况,认为必须设船政局制造船舰,加强海防,而要想发展自己的海军工业不受制于洋人,必须有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需设立学堂。清政府此时因内忧外患,急于重振武备,左宗棠的建议被当做“当务之急”。 
    1866年10月,清政府在福建马尾设置“总理船政事务衙门”,江西巡抚沈葆桢为第一任钦差船政大臣。 
    作为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堂初名“求是堂艺局”,后改称“福州船政学堂”,专门培养舰艇制造及驾驶人才,校址设在马尾是因为马尾水深土实,地处闽江入海口,是福州出海的门户,附近崇山峻岭便于层层设防。 
    师夷长技 
    创办新式军事教育是清末以图新自强为宗旨的洋务运动最显著的实绩。船政学堂大量引进师资,当时认为法国船舶制造技术较为进步,英国的航海技术较为优良,左宗棠就主要聘请英法两国职员,五年以内,学生要学会设计制造并能驾驶船只出海,同时还要达到一定外语水平。 
    福州船政学堂主要分为法文学堂和英文学堂两部分。法文学堂有制造班、设计班和艺徒班。英文学堂分航海理论班、航海实践班和管轮班。课程分为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理论课程有外语和专业课程。外语课程是法语和英语。学堂分别采用法语、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和教员用外语交谈,并能看懂外文技术资料。 
    学堂学制为3~5年。其中法文学堂的制造班要求掌握实际造船的能力,设计班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船舶设计的轮机设计师,艺徒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能力。英文学堂主要是训练军事指挥官,学生要进行远航实习,轮流担任指挥,由此选拔培养船长。 
    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密切结合,是船政学堂教学的显著特点。船舶制造的学生每天都要进行实习教学,轮流在船厂的各个部门学习,以熟悉机器制造与操作的全部过程。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学堂还专门安排操练船课,即海上航行实习。1876年2月5日《万国公报》报道:“福州航改局之扬武炮船,昨天由烟台出洋,为练习海道起见,其至日本洋,日人颇生艳羡。嗣入内港,气势昂藏,足令人骇异。” 
    冲破藩篱 
    “西文”及“西艺”等引进课程,给中国军事教育带来一股新气象。福州船政学堂的开办,无疑是对只注重八股、帖括虚文的中国科学制度的冲击。外国语言和数理化等学科的开设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一批年轻的中国人得到了接受较正规较系统的资本主义新教育的机会,为中国的“清内患,御外侮”、“自强、求富”培养了大批人才。以福州船政学堂为开端的新式军事教育是对旧式武举制度的彻底变革,此后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等军事学堂陆续创建,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及军事变革。 
    从清政府1874年始建海军,到民国、到北伐,直到8年抗日战争,福州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代表了中国海军的主体。甲午战争时期的海军战将,北伐军的海军总司令及舰艇将校,抗日战争时期的海军总司令及绝大多数海军将校均出自船政学堂。甲午海战中,“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等主力舰管带都毕业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 
    同在第一期的严复(1854~192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留学法国,回国后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校长),他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 
    学堂驾驶班第二期的萨镇冰(1859~1952年)更是成为历经晚清、民国、人民共和国的海军元戎。 
    同样毕业于船政学堂的还有“人”字形京张铁路的设计师詹天佑及中国第一代工程专家魏翰等。人才济济的福州船政学堂对中国海军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恐怕只有后来的黄埔军校可比。 
    历经沧桑     
    福州船政学堂在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中惨遭法军炮火攻击,损失惨重。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后,学堂划归海军部,于1913年将“前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学校”,另一部分改为福州海军艺术学校。1926年“海军制造学校”并入“海军学校”,1918年设立的“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并入“海军学校”后改名“马尾海军学校”。1927年为南京国民政府接管,1930年复定校名为“海军学校”,宗旨仍在于培养海军驾驶与航海军官。 
    抗战时期设在马尾的海军学校屡遭日机轰炸,被迫西迁,于1938年10月经湖南湘潭辗转至贵州桐梓,其间8年被称为“桐梓海校”。海校学制校课五年,舰课三年,从不放寒暑假,主要专业教官均聘英国退役校级军官担任,其他科目也多聘留学英法等国的军官担任教学和训导管理。教科书除国文及中国史地外都是英文课本。“桐梓海校”长期坚持极其严格的教学和训练,凡各期考试不及格者一律责令退学。在校期间凡违纪者一律开革。1936年6月,轮机4期学生30人(全班仅34人),因毕业考试已结束,纪律松弛,一次晚点名未到被全部开革,当时国内全军震惊。航12班入学时58人,到毕业时只剩下28人,教学与校风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1946年1月“桐梓海校”迁至重庆,12月与上海中央海军军官学校合并,1947年6月又全部并入新成立的“青岛海军军官学校”。1949年2月“青岛海军军官学校”迁至厦门,当年9月迁往台湾。部分留在大陆的海校专业后来被并入其他院校。历尽沧桑的福州船政学堂至此已成为历史。 
    作者:李 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