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古哲人通古今之变 今人如何求"是"(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本体论”条正确地指出:“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和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如“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不少西方学者也认为中国哲学有本体论,例如晚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和龙华民,虽然前者对中国文化主张求同,后者主张求异,但他们都一致认为,中西哲学都是遵循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去探寻万物之本原和终极原因的思路,主张求异的龙华民甚至举出了中西哲学所同具的哲学形上学的四大特征,即“遡其原来”、“要其末后”、“论其体性”、“论其功力”等(《灵魂道体说》)。如此看来,把本体论理解为“揭示事物之普遍属性、本原或终极原因”的学问,又有什么错误?顺便说一下,第一次给“本体论”下定义的也不是周先生所说的沃尔夫,而是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Rudol-phusGoclenius,1547-1628),他在1613年出版的《哲学辞典》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并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海德格尔批评传统本体论用对“存在者”(Seiende)的寻求代替对“存在”(Sein)本身的追问,但连他自己也不能不回答什么是“存在者”(Seiende)的问题,讲“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哲学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语言中,一个人如果有所陈述,那就一定是在运用着或蕴涵着“是”与“不是”的判断,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如果没有“是”,那就根本没有语言了。一个民族,如果还有认知,就一定离不开“求是”。孔子讲“阙疑”,墨子论“三表”,宋鈃“别宥”,荀子“解蔽”,王充“疾虚妄”而讲“实知”,嵇康论“推类辨物,当先求于自然之理”,直到戴震之明辨“真理”与“意见”,皆无非“求是”。《汉书》称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人颜师古注“实事求是”一词云:“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就是说对于真实存在的事物要求得如其所“是”的认识,这与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述其实是一致的。一个民族,如果真有哲学,那就一定是遵循着探究“是之所以成其为是”的哲学思维方式,无论这“是”是指“存在”还是“存在者”。我们的祖先说:“道者,万事万物之所以成也”,“道者,万事万物之所以然也”(《韩非子·解老》),正是在回答“是之所以成其为是”的问题。在哲学中,人的理性超越知性而探寻“真本身”,超越理智而探寻“善本身”,超越功利而探寻“美本身”,这三者分别是知识哲学、道德哲学和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知识哲学固然可以引导到探寻“是之所以成其为是”的本体论思路,道德哲学和美学又何尝例外?道德哲学一定要回答什么是善本身与善之所以成其为善的问题,美学一定要回答什么是美本身与美之所以成其为美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在中国特别发达的道德形上学,有与柏拉图之所谓“彻悟美的本体”的境界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国古典美学。明白了什么是哲学的思维方式,谁还能断言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呢?西方哲人“爱智”,中国哲人“求是”,本质上都是同一种哲学思维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