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孔子之后有孟子,孟子充分发挥了孔子哲学中"内在性"的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表现了孟子由知"人"的"内在性"而推向知"天"之"超越性"。照孟子看,人人都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为人之内在所具有的,发挥它就可以体现"仁"、"义"、"礼"、"智"等人之本性,这是"天"所付与的,而"天"是至高无上的,故为超越性的。所以孟子又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又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非人力所能作成的是"天",非人力所能达到的是"命"。盖"天命"是一超越的力量。这里或者可能产生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说孟子认为有一个外在超越性的"天"?我想也许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古希腊哲学有这样的问题。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大体上把世界二分为超越性的本体与现实的世界。其后基督教更是如此,有一外在的超越性的上帝。在孟子哲学中至少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突出。照孟子看,"天"虽然是超越的,但并非与人对立而外在于人,这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看:第一,孟子把"天道"和"人道"看成是统一的,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使自己完成"诚"的方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所以"诚"虽然是"天之道",但追求"诚"则是"人之道",能实现"诚"就能动天地。这里的关键在"明于善","善"乃"天道"和"人道"之本,朱熹说:"天理乃至善之表德",盖此之谓也。第二,从《万章上》"万章日:尧以天下与舜有诸"一节可见。孟子引《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说明超越性的"天"并不脱离现实性的"人",此可谓"超越性寓于现实性"之中。而"民"之所以接受舜,是在于他们都有一内在的"善性",所以归根到底"天道"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内在性是统一的。因此,"天道"与"人性"均为"内在超越"的。孟子的哲学也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思想体系。 《易经》的《系辞传》长期以来虽有以为是先秦道家思想之发展,但我认为从总体上看仍当属儒家,至少以后的儒家多发挥《系辞》以建立和完善其形而上学体系,故《系辞》仍应属儒家哲学系统,或者说是先秦儒道结合的哲学体系。《系辞》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此说"天道"变化深不可测,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深不可测,但"顺继此道,则为善也;成之在人,则为性也"。《程子语》它仍为人性之内在根据。盖"人性"从"道"而来,所以从根本上说它是善的。由此"天道"之超越性而之"人性"之内在性(善)。《系辞》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里的"道"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把"道"和"器"相对用"形上"、"形下"提出,就更肯定了"道"的超越性。《易经》系统可以说建构了一种宇宙存在的模式,它"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所以它是超时空的,是天地的准则,"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这就是说,"易"的系统中的形而上的原则和自然社会的原则是一一相当的,所以它包罗了"天地之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道",都不能违背"道"。因此,照我看《周易》哲学和孟子哲学相比,它是由"天道"的超越性推向"人性"的内在性,而不是像孟子那样由"人性"的内在性推向"天道"的超越性。但两者都认为,"天道"的超越性和"人性"的"内在性"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易傅》仍是一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期,从根本上说它是在更深一层次上解决着孔子关于"性与天道"的问题,从而使儒家哲学"内在超越性"的特点更加系统和理论化了。程朱的"性即理"和陆王的"心即理",虽入手处不同,但所要解决的问题仍是一个。程朱是由"天理"的超越性而推向"人性"的内在性,陆王则由"人性"的内在性而推向"天理"的超越性,以证"性即理"或"心即理",而发展了儒家哲学"内在超越性"的特征。 程朱的"性即理"的理论是建立在"天人非二"的基础上的,程颐说:"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故"道一也,未有尽人而不尽天地也,以天人为二非也。""天理"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内在的,这是因为它不仅是一超越的客观标准,"所以阴阳者道","所以开阖者道";而且是一内在的主体精神,"穷理尽性至命,只是一事,""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至,未有不善。"程颐又说:"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这就是说,存在于人身上的理就是心性,心性与天理是一个。天理是客观的精神,心性是主观的精神,客观的精神与主观的精神只是一个内在的超越精神。朱熹虽认为"天理"从原则上说是可以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如说:"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先有是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但是,"天理"并不外在于人、物,故朱熹说;"理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所以"天理"虽为超越性的,却并非外在超越性的,而为内在超越性的。朱熹又说:"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察得来,便为我所存。"钱穆《朱子新学案》中说:"此是说天理禀赋在人物为性"。所以"性即理,"朱熹更进一步认为:"心、性、理、拈著一个,则都贯穿。"这就是说:从"心"、从"性"、从"理"无论哪一说,都可以把其他二者贯通起来,这是因为"性便是心之所有之理","心便是理之所会之地"。"心、"性"、"理"从根本上说实无可分,理在性而不离心,所以"天理"既为内在超越的,"人性"亦为内在超越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