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作弊时用的小抄,字写得极小,便于夹带 中国历代状元榜(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中国古代的官员们都是怎么选拔出来的?平民百姓如何才能走上仕途?作为中国首创的选官制度,始创于隋代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科举制度都留下了什么耐人寻味的历史见证? 2月11日,坐落于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上海嘉定孔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开馆,这个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有科举文物和相关展品1000余件,其中清代江南乡试第一至第三场的3份试卷、题目以及考生作弊用具“棉布坎肩夹带”“丝绸夹带”等都是少见的科举文物。 发黄的明、清状元们的试卷,曾经张贴在长安门外的大金榜,一个个根据真实的科考故事绘出的图画,考生们在赶考路上看的四书缩印版,考生们作弊时写的密密麻麻的棉布坎肩夹带、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丝绸夹带……这一件件实物生动再现了1300年的科举史。 考试面儿越来越宽 宋代武举考试在武艺之外,开始注重考察“军事理论”内容;而到了清光绪年间,在四书五经之外增加了“中国政治史”“五洲各国之政”等内容 在嘉定孔庙西庑入门处,列着一张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简表,简明阐述了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原始社会“选贤举能,试用考察”的禅让制度过后,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时期开始实行“世褥世卿,子承父职”的世袭制。在那个“龙生龙、凤生凤”的讲究出身门第的年代,平民百姓想要做官是绝对不可能的。 公元前165年,汉文帝首次亲策晁错,先考察后任用的察举制度形成,这是科举考试的萌芽。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始设进士科,以考试区别优劣、决定取舍的方法选拔官吏,“统一考试,公平竞争”的科举制度由此诞生。 文官考四书五经、撰文立说,那武官考什么呢?唐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为选拔武官首次设置武举科,考试内容是武艺、力量、耐力。宋代以后,武举科一改唐代只重武艺的做法,既考武艺,又考策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开设“经济特科”考试,选拔“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展室内陈列着一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科举试卷,首场为中国政治史命题;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仍试“四书”义、“五经”义,但不准用八股文程式,这些从侧面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 在清代殿试后公布进士名次用黄纸张榜,因此称为金榜,公布于长安门外的叫大金榜,进呈皇帝御览的叫小金榜。在西庑展厅的中央位置,贴着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的大金榜,谭延闿等273名进士金榜题名。这也许是整个科举考试史上最后一张金榜。 1300年间产生700多个状元 隋唐以后的每一位知识分子几乎都是科举考试出身;唐代以后,不断有外国人参加科举考试并高中,有的留下做官,并长期生活在中国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史中,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不计其数。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许多名臣、名相,以及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为科举出身。 在嘉定孔庙东庑展厅内,集中介绍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等状元、进士的生平和图像,及文天祥狱中题写“正气歌”的故事。 科举制度不仅给古代中国百姓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也吸引了诸多远邦近邻的读书人。唐代以后,不断有人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华文化,有的也参加科举考试。且不断有外国人登上科举金榜,进士及第后,他们有的荣归故里,有的留下做官,并长期生活在中国。 “范进中举”确有类似原型 明清时期,一个60岁的老童生屡应童试不中,偶尔名列前茅,喜出望外,因兴奋过度倒地,为功名误了性命 在中国古代,为了一朝中第,多少人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读,也因此发生了许多令人慨叹的故事。 放榜后,科举及第当然好,官府组织鹿鸣宴对新举人表示庆贺(唐代的“乡饮酒礼”,宋始称“鹿鸣宴”,席间歌《鹿鸣》诗,跳“魁星舞”,以祈求主宰文章兴衰的魁星来助文运,以期甲科登第)。文科由礼部主办“恩荣宴”,武科由兵部主办“会武宴”,场面热闹非凡。而骑大马、戴红花“状元归府”的盛况更是空前。 然而,因为屡试不中一朝中第后,乐极生悲倒地身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展室内,有两幅图让人观后甚是怅然。明清时期,一个60岁的老童生屡应童试不中,偶尔名列前茅,喜出望外,因兴奋过度倒地,为功名误了性命;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外祖母听说外孙子李曾麟乡试中举的消息,手舞足蹈狂笑不已,溘然去世。 古代“小抄”仍清晰见字 一件普通的棉布坎肩,竟然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楷抄写了64篇文章;更有一份丝绸夹带,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字体 一朝中第,鸡犬升天,科考制度决定着参考人的命运,于是,举子们也是想尽了方法,有的用心苦读,也有人使起旁门左道。而当时的主考部门也以各种方法防止作弊。 在西庑展厅内,有一张用红笔写在方格纸上的卷子,标注为“誊录后的试卷”。据介绍,为防止考官在阅卷时通过笔迹或暗记作弊,宋真宗时实行誊录之法。收吏用朱笔誊抄试卷副本,给考官批阅,称为“朱卷”,考生的原始考卷则称为墨卷,此法后被历代沿用。 考生们进行考试的场所叫贡院,四周内外两层围墙顶端布满带刺的荆棘,因此贡院也称“棘闱”。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为防止考官舞弊,各级考试前数日,考官“入闱”,关闭院门,直至考毕才能出来。长安贡院是千余年科举考试的象征,贡院内大路正中盖有明远楼,是专供考场巡察人员登高眺望稽查之用。考试结束后,收上来的考卷要进行弥封。 中国古代对作弊行为是严惩不贷的,或游街、或被流放,严重的还会被砍头。在东庑展室内分别有两幅图画,一幅名为“提刀破获”,描绘的是清朝时候,有一个人蒙混到考场里为考生传递文稿,被捉获。自县试、府试、院试均雇枪手一人顶名代考称“一炷香”,另一幅图画则描绘了清代一个雇枪手代考的秀才被戴上枷锁游街示众。 尽管政府采取各种方法防止考生作弊,为了一举登科,考生们仍然想尽各种办法。在几件清朝考生作弊的“夹带”前,如非亲眼所见,估计没有人会相信一件普通的棉布坎肩,竟然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楷抄写了64篇文章。更有一份丝绸夹带,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字体。可见考前考生们所下的“功夫”。(记者 董丽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