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作者 张成业)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譬如,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以老子之“道”作为法家的理论依据。曹魏王弼通过注释《道德经》开创了玄学。同时,《道德经》又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基本经典之一。《道德经》和《庄子》所发扬的“自然无为”等哲学思想,更是深刻影响了中国士人,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中能够与儒学分庭抗礼的另一极,像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这些中国文化的巨人都可以说是老庄精神的后裔。很多儒学学者,特别是革新派和改良派的政治家,如王安石、魏源、严复等人,也都对老子哲学有所借鉴。 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也有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经过大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为了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统治者大多选择老子清净无为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实行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为史家称道的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都是以老子之“道”治国的结果。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一直和儒学以及后来的佛学一起构建成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远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工程、艺术等领域。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派,无不从老子的思想里汲取营养而加以利用:老子的天道观,经过庄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的玄学,由影响到宋明的理学;老子的无为观,成功地应用到西汉和唐初的政治实践,成为历代统治这可以借鉴的统治之术;老子的玄德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主宰中国数千年德治的主要内容;老子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子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老子的雌柔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成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中华武术、内家武功以及历代气功,也无不从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启发。 上文论述比较全面。本文只在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的关系方面作进一步说明。 在《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已经指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道”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和“无为”。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以外力强加干涉。“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无为”是保持这一状态的方法。 老子是中国农民利益的代表者,通过“道”第一次论证了剥削的不合理性。老子希望人们以“道”为榜样,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处理一切事务。实际上,老子的主张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受老子思想启发,孔子看到了阶级对抗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看到了阶级压迫“礼”也是客观存在的。孔子把这两方面的存在统称为“天命”,孔子认为,解决所有社会矛盾的方法是实行“仁”。 老子的“道”和孔子的“仁”是古代中国哲学史上的最重要概念。孔子的“仁”体现和包含了老子“道”的内容。单从“锦标”意义上说,孔子水平比老子要“高”。但是,2000多年来,老子哲学并没有被儒家哲学吞没,而是与儒家学说一起,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 不了解“道”,不可能真正理解“仁”。不了解“道”和“仁”,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古代哲学。老子和孔子以后,直到毛泽东哲学之前,不能说中国哲学没有发展,但没有超过老子和孔子哲学体系的新哲学的创建。 老子和孔子以后,中国社会陷入了停滞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古代没有产生新哲学的原因。直至在外国的枪炮下惊醒,中国人发现,我们的思想武器,还是2000多年前祖先的创造。“弓箭”和“枪炮”对抗的结果可想而知。中国哲学的发展,要等待毛泽东出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