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8年秦灭楚国。楚臣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着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而自沉汨罗江。传说,当地百姓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又恐其死后为蛟龙所困,遂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民间形成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两千年来,后人纪念屈原,不仅因为敬仰这位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入世、救国济民的忠挚精神,还震撼于他对生死的态度。虽然屈原选择了死,但在对生死的反思和选择中,他把一个血肉之躯对生命的眷恋、执着和欢欣,统统凝聚和积淀在热烈的情感中。他提出的死亡的命题反复锤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者的心魂,使心灵担负起整个生存的重量。 本文摘录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学三书》中的部分章节。通过对屈原精神的这种解读,我们或许能更好地感悟生命的意义。 顽强执着地追求人际的真理、世上的忠实之所以要多次提到无羁的“想象”,是因为人们经常把屈原和庄子并提。庄子也来自南方,庄文中也极多“无羁想象”。楚辞中有《远游》,庄子有《逍遥游》;庄子遗世独立,神游天地,屈原也有好些近乎“游仙”之辞,也有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实践。 但是,屈、庄毕竟不同,其不同就在:对人际的是非、善恶、美丑是否执着。庄否而屈是。庄以其超是非、同美丑、一善恶而超乎尘世人际,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屈不同,他是顽强地执着地追求人际的真理、世上的忠实,他似乎完全回到了儒家,但把儒家的那种仁义道德,深沉真挚地情感化了。儒、庄、屈的这种同异,最鲜明地表现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我认为,死亡构成屈原作品和思想中最为“惊采绝艳”的头号主题。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工》)这是平静、勇敢而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但比较抽象。它只构成某种道德理念或绝对律令,却抽去了个体面临或选择死亡所必然产生的种种思虑、情感和意绪。 庄子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至乐》);一生死,齐寿天,但这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态度。完全抛脱人世一切计虑、一切感情,不但对大多数济世救民、积极入世的人来说很难做到,而且距离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存在所面临死亡时的具体情绪,也确乎遥远。 并且,无论孔、庄,都讲过好些“邦无道则愚”、“处于材不材之间”等等以保身全生的话,这也就是所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北方古训的传统教导之一。这种教导也同样存留在楚国和《楚辞》中,例如著名的《渔父》:“……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酾。……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但是,这却恰恰是孔、庄都有而为屈原所拒绝的人生态度和生活道路。屈原宁肯选择死,而不选择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楚辞·渔父》)他的选择是这样的坚决、果断、长久,它是自我意识的充分呈露,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抉择,而绝非一时的冲动或迷信的盲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