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殷瑞钰 近日,由天津市人事局主办的滨海创新人才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一“哲学视野中的工程”报告会在天津大礼堂国际会议报告厅举行,此次主办方特邀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主讲。 在报告会上,殷瑞钰院士从工程的本质、内涵、工程理念的发展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工程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工程创新。报告会座无虚席,年逾70岁的殷瑞钰院士以诙谐的语言和独特的演讲视角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 “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工程一直体现为直接生产力。”殷瑞钰在演讲的开始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说工程是先于科学出现的,是人类生存、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基本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阶段,就蕴含着生产力的标记。他举例说,有巢氏构木为屋、掘土为穴,燧人氏钻木取火等活动就是工程活动,而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原理,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在现代,科学、技术要形成大规模的、直接的生产力,仍然离不开工程化这一关键环节。” 殷瑞钰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工程看成是对基础科学的“直接”、“简单”应用,工程除了要懂得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之外,还必须善于处理多层次、多尺度、多因素命题条件下的多学科交叉问题。 很多人都对“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观点进行过分析、解释,殷瑞钰也谈了他的见解。他说,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知识”,他认为,知识并不仅指科学,特别是局限在基础研究型的科学。其次就是要明确“力量”的含义。“‘力量’就是生产力、认知力和创新力。当‘力量’指生产力时,‘知识’应该对应‘工程知识’,‘力量’指创新力时,‘知识’则对应‘技术知识和工程知识’,如果‘力量’是指认知力,那么‘知识’就应该是‘科学知识’。”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理念 “工程理念必须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以使工程活动可持续发展。”殷瑞钰提出,各类工程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工程理念支配下进行的。不同的工程理念必然会影响到工程发展战略、工程决策、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及其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因此,正确的工程理念必须建立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工程除了要体现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还必须重视环境生态效益,遵循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公正、公平等准则。”殷瑞钰认为工程理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社会和谐发展、资源节约、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殷瑞钰特别介绍了现代工程。“现代工程往往具有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支撑、融合集成的特征,体现出现代技术、现代科学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过程。其发展必然会要求系统(整体)的集成化、产业的集群化,环境、社会的协调化等命题。以现代重大工程为突出代表的工程项目,可以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现代工程理念和工程观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现代工程脱离不了队伍,脱离不了创新型工程人才,殷瑞钰认为这个队伍中应该包括工程师、技术专家、相关学科的科学家、高水平的专业技师、技工、工程管理专家和不同类型的业主等。他建议:“创新型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在其学习、工作过程中逐步培养,不断完善其学习与继续学习能力、研发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集成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在谈到现代工程发展时,殷瑞钰重点提出了工程设计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资源、环境、生态的要求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工程设计是连接工程总体谋划与具体实现之间的关键环节,是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谁在工程设计创新上取得先机,谁就能够获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殷瑞钰分析说,我国工程设计创新缺乏足够宽阔的工程观,不少行业的工程设计遵循的是画结构图和一些静态运行能力的估算或部件验算,有的甚至长期沿袭着老方法(画图、抄图、拼图等)。“如果不提高我国工程设计的创新理念、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将会影响今后5到10年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兼顾 “由于工程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工程创新无疑应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殷瑞钰介绍,工程是连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实现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杠杆。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大大小小规模不等、专业不同的工程活动,每年用于各类工程的投资已达数万亿到十多万亿元人民币之巨。 之所以强调工程创新,是因为其是多层次、多尺度、多因素的集成创新。 “‘突破性’创新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其中体现了高妙的才智和巨大的价值。‘突破性’的、造成根本性变革的工程创新是一个打破旧结构、再造新结构的过程,它的实现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会重新构建人们的时空感觉,必然会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工程创新是通过‘渐进性’的积累、逐步改进和完善来实现的。”殷瑞钰建议,对于工程创新来说,“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累积性创新同等重要。 精彩互动 问:以前我们对哲学和工程之间的关系思考不多,但我觉得哲学是非常重要的,怎样用哲学的思维来指导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 殷瑞钰:哲学是无处不在的。工程系统是诸多技术的动态集成,而不是静态堆砌。要从工艺表象看到其物理本质,要想跳出老套来创新,就必须创新工程的认识论、方法论。 问:请您从自身的科研经历出发,谈一谈创新型人才需要哪些哲学素质? 殷瑞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刚刚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给我出过一道题——如何用氧气转炉炼出钢轨钢。当时的氧气转炉炼低碳钢容易,而钢轨钢属于中高碳钢,很难用氧气转炉炼出来。刚到工厂时,我从物理、热力学的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我当上了炼钢工段总工段长,我发现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如何用物理学来解决,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怎样解决炉子寿命短的问题等。再后来我当上技调处副处长,不仅要炼好钢,还要炼好铁,视野就更加宽阔了。我的老师曾跟我说过,我们总把自己关注的问题视为最重要的,实际上,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一个有抱负的工程科技人才必须能够适应时代变化,随时调整视野焦点和研究问题。另外,创新型人才是敢于与他人分享成果的。(记者 苏晓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