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道德思想》 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古希腊哲学家,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的富商之家。为了追求知识,他曾游历过希腊各地和许多东方国家,为此他耗费了全部资财。按照希腊当时的习俗,如果谁花光了祖产便被认为是浪子,死了不许安葬在本乡本土。德谟克利特为了表白自己花掉祖产是正当的行为,便在乡民面前宣读了自己的著作,因此他不仅为人们所谅解,而且得到了巨大的赞扬,人们给了他一大笔钱,为他建了一座铜像,他死后,给他举行了葬礼。 德谟克利特知识渊博,著作甚丰,据说有50多种,论述了哲学、法律、伦理教育、修辞以及天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多方面的问题。马克思说他是"希腊人中第一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德国著名的哲学史家策勒尔、文德尔班以及英国的罗素等,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十分遗憾的是,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大都失传,保存下来的只有200多条断简残篇,它们是从一些流传于世的集子里搜集而来的,中文译为《道德思想》。这些格言式的残篇涉及到政治、伦理和教育等多种问题,阅读这些残篇,可以使我们对希腊思想发展史上的这位"英雄人物"及当时的希腊教育风尚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有研究者指出,在德谟克利特的这些残篇中表明了他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但也有证据说明德谟克利特对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四处游历,侨居国外;辞官隐居,潜心于知识的追求以实现灵魂的怡然自得。在他看来,灵魂的怡悦状态,是比感官的快乐更高级的,它指灵魂持续地处在一种平静有力的状态之中,不为恐惧、迷信和其它情感所干扰,这就叫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所在。德谟克利特在宇宙观上是一位原子论者,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于其大小、多少、次序、形状和位置等的不同组合和相互冲撞,构成了世界万物。人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的灵魂是由一种最细致、最圆滑、最灵敏的原子组成的。当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结合起来时,就产生了人的生命。当灵魂原子同人的肉体原子分离,人的生命就结束了。在德谟克利特看来,人就是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结合,人的本性就是从这种结合中产生的。这种原子论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的合理基础,而且是同当时流行的神秘主义目的论和传统的宗教迷信思想对立的。 有了这种原子论世界观,德谟克利特性情开朗,认为一切都由于必然性而发生,所以他不怨天忧人,而主张适时有度地享受人生。大概是由于他这种健康快乐的人生态度,使他在希腊哲学史上有"欢笑的哲学家"之称。他那种以灵魂的怡然自得为最高快乐的幸福论,后来为伊壁鸠鲁所发挥,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生活中,德谟克利特乃是这种快乐人生的实践者。他说,生儿育女是不必要的,因为有儿有女的人有很多而且很大的危险和麻烦,它的好处是很少的、微不足道的 。在这些很多而且很大的危险和麻烦中,就有儿童的教育问题。德谟克利特说: 儿童教育是一件充满不确定性的事。如果教育成功了,这只有经过很大的努力和操心才能达到,而如果不成功,则此中所受到的烦恼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德谟克利特认为凡是想要一个孩子的人,最好还是在他的朋友的孩子中挑一个,这样他可以自由选择他所希望的孩子,若靠自己生育,则生下什么就是什么了。德谟克利特知道生儿育女是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但他极言生育养育之忧苦,并指出人类繁衍子孙乃是为了"取得利益"。德谟克利特在生育观上表现了十足的商人意识。 但这并不是说德谟克利特因此就不重视儿童教育了。不,他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看作是创造人的第二本性的巨大力量,他说: 本性和教育有某些方,面相似,教育很可以改变一个人,但这样做了它就创造了一种第二本性。 他还说: 驮兽的优越性在于它们体格的强壮,但人的优越性则在于他们性格的良好禀赋。 对人来说,精神与肉体二者应该更注意精神。精神的完善可以弥补躯壳之不足,但如果没有有智慧的精神,躯壳再强壮也没有用。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这种"精神的完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因为: 任何艺术,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 大部分天性不能干的人,由于练习而变成能干。 德谟克利特认识到,人们只有吃尽千辛万苦才能发展好的禀赋,而坏的禀赋则用不着丝毫努力就自己发展出来了,所以德漠克利特说: 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去做什么面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礼仪,其实是这一切东西共同产生出来的。 所有这些表明,德谟克利特不仅重视教育,而且对教育深有研究,颇谙儿童学习的特点、规律。 如上所述,德谟克利特十分重视教育,而他之所以重视教育,与他重视智慧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在他看来,是否爱智慧不仅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并且也形成了人类内部的差异,而其中关键的因素是教育: 在青年中有聪明才智的人,而在老年中也有愚蠢的人,因为其实并不是时间,而是适当的教育和天然的禀赋教会人思想。 坚定不稳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起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 我们知道,"知识即道德"这个命题为苏格拉底所重视,但诚如一些论者所指出的,这个思想在当时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一种比较公认的思想。德谟克利特即执此见,他说: 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 神灵永远给人一切好的东西。他们从来不给人坏的、有害的和无用的东西。是人们自己,由于自己的盲目和无知,去迎接这些坏东西的。 像苏格拉底一样,他也主张把有智慧的人放在社会领导地位上: 优秀的人是本性命定了来发号施令的。 对于那些愚蠢的人,接受命令要比发号施令好。 在德谟克利特看来,智慧使人思虑周到,语言得当,行为公正,知天遂命。他甚至说: 人们捏造出了"碰巧"这个偶像,借以掩盖自己的轻率。碰巧造成的悖理的事情是很少的,一个心智敏锐的人,能把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安排妥当。 一方面承认万事万物都由必然性决定,另一方面又认为心智智敏锐的人可以驾驭这种必然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它实际上是说,人的命运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努力,德谟克利特说"幸福和不幸居于灵魂之中",这与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具有相同的意义。德谟克利特还说过: 愚昧的人是按照命运提供给他们的好处来安排生活,但认识这些好处的人们则是按照哲学所提供的好处来安排生活。 应该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在希腊还是刚刚出现的新思想。在他们之前,人还匍伏在神灵的脚下--就像我们在荷马史诗中所看到的--神灵广泛参预人类的事务,人物的命运为神界所支配,也就是说那时的希腊人还为十种神秘的、不可驾驭的盲目力量所左右,还处在一种混沌未开的蒙昧时代,而现在则已骄傲地抬起了自己的头颅,步入自觉自为的理性时代了。 在承认客观必然性的同时又重视人、重视人的理性力量,认为人能通过提高心智的方法摆脱偶然性而自觉遵从必然性行事,这是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的理性主义实质。 德谟克利特是一位阅历非常丰富而思想又十分现实的人,这使他能够在如何为人处世交友等方面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见解。《道德思想》中这方面的内容很多,现将其基本精神归纳如下: 1.中庸之道。德谟克利特的人生理想是灵魂的怡悦,《道德思想》中的许多箴言都是围绕这一目的提出来的;而要求得灵魂的怡悦,首要的一点就是要遵从和谐原则,行中庸之道。他说: 恰当的比例,是对一切事物都好的,不论豪富或赤贫在我看来都不好。 应该深切想到人生是变幻无常而且很短促的,它常为许多不幸和困难所烦扰,因此应该仅只安排一个中等的财富,并且把巨大的努力限制在严格地必需的东西上。 凡想安宁地生活的人,就不应该担负很多的事,不论是私事或公事,也不应该担负超乎他的能力和本性的事。甚至当命运向他微笑并似乎要把他引向高处时,也还是小心为妙,不要去触动那超过他的能力的事。因为中等的财富比巨大的财富更可靠。 我们也经常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见到类似的话。追求和谐(其涵义是多方面的)是希腊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庸之道原为东西方古人共同奉行的生活准则。 2.快乐原则。德谟克利特追求灵魂的最大怡悦,以"快乐和不适构成了那'应该做或不该做的事'的标准" ,又说"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 对他的这种快乐原则不应作简单庸俗的理解,但它确实有着十分具体而现实的内容,例如他说: 一个人不愁他所没有的东西而享受他所有的东西,是明智的。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 西方思想史研究者认为,德谟克利特奠定了西方自然主义伦理学的基础。自然主义伦理学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从所谓一切人都具有的、永恒的生物本性产生的需要中推论出人的道德,把快乐(或幸福)与否当作最高的道德准则。学者们认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主义伦理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他所强调的是现实生活的幸福,是此岸世界的幸福,而不是宗教幻想的彼岸的幸福。 第二,他的幸福论认为,人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自然本性的需要,是人的生活经验事实,而不是从纯粹观念引申出来的结论。 第三,他的幸福论所肯定的是具有感性要求的活动着的个人的幸福,维护公共的利益是实现和保障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 第四,他的幸福论虽然肯定物质享受和物质欲望的要求,但它和后来的强调肉体感官满足的快乐论不同,而是肯定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的宁静,强调二者的结合。 德谟克利特的这种自然主义幸福论,经过伊壁鸠鲁直到近代的费尔巴哈,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3.注重实践。德谟克利特的《道德思想》本是他作为一个"阅历甚广"的人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他反复强调要注重实践,要人躬行道德,而不是空谈道德。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是空谈道德"。 有很多人,并没有学过道理,却生活得很合理。 德谟克利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箴言,例如: 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中。 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着的。 不爱任何人的人,据我看是也不能为任何人所爱的。 德谟克利特的《道德思想》中也存在着糟粕,他对女性的蔑视就是一例: 女人不应该动口舌,因为这是很危险的。 接受一个女人的命令,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侮辱。 他的这种妇女观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了进一步发展。从英雄时代到古典时代,希腊民族在哲学、艺术、科学、教育等方面都在逐步向前推进着,但他们的妇女观却随着这种进步而日渐倒退着,希腊民族文化发展中这种现象也是世界许多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现象,颇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作者:刘承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