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种说法,特别流行过,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此话出产的语境,是在好几十年前,凡事讲究“放卫星”的年代。小麦亩产几千斤甚至上万千斤都不新鲜,如果现在有人再就此采访一下袁隆平,估计老人家会以哈哈大笑来作答。想来那个年代的疯狂,再也不会在现实社会重演。 可是,世事难料。居然,我们近期又看到了类似的消息。据媒体报道,9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 副部长同志的话,不知能有多少人听了以后欢欣鼓舞。虽然据说这个提法的依据是SCI,也就是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虽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副部长同志说的是不争的事实,虽说教育部的权威性大家都心中有数,但是,似乎目前学界的反映相当强烈,没有敲锣打鼓的,只有质疑和争议,力挺副部长同志的声音,至今还没有听到。 近来,学术造假是全社会瞩目的一个焦点。无数实例证明,当下的所谓学术论文,已经成为弄虚作假的重灾区,大量假冒伪劣之作充斥着各色出版物。有抄国外科研成果的,有抄国内同行的,有合并同类项的,更可气的是不少人还抄自己的。各种学术期刊的经营内幕被纷纷曝光,各种造假手段被发掘出来。多少名师自己抄外带着学生抄,多少学生抄完了捎带上导师的名字,已经难以统计,于是在国内新闻和教育新闻中,大家经常看到全国高校的各种顶尖人物前仆后继地倒在造假之路的噩耗。 在这种情形之下,副部长同志“世界第五”的高调宣布,就显得格外反讽。不知这种“放卫星”的做法是何用心?是鼓舞士气,让学界继续努力在论文数量上摘金夺银?是拨乱反正,告诉世人中国科研水平的真实状况?是汇报成绩,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教育部的工作卓有成效?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颗卫星是放瞎了。因为广大人民群众有目共睹,非常清楚当下学校造假的性质。制度建设的漏洞让无数学术蛀虫游刃有余,而且灾害的波及面越来越大,恶劣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在这种情形之下,再高唱形势一片大好,简直就是对于学术造假之风的一种变相鼓励和认可。 天灾可怕,人祸更可怕。科学研究,讲求严谨务实。什么时候学界把这一点落实了,什么时候再去放眼世界吧。 作者:侯 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