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生之治史讲史,要其大旨,端在昭示生民来世、消息盈虚之旨,盖兼史与子二者而皆有之。其所最服膺者,厥为颐亭林(炎武),亦每以“行已有耻,博学于文”教人;治生则“不耻恶衣恶食”;求学则“知类通达”,“温故而知新”;合群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教诫则“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先生素主述作,又深以亭林深自矜秘,不轻示人为法;且不乐于惟事考订,非不擅于考订也,无非以考订为平日读书之半,兼为随时写作之准备而已。所以于讲课与燕谈之际,屡屡以《日知录》为例,谓《日知录》每一条短的虽只有数十字,皆可供今人一二万言的长篇之作。又谓温公之于《通鉴》,许多考据,并《考异》亦不得羼入。世之称道先生者,谓先生熟于史事,兼知掌故;或谓先生博而杂,可称为杂家之学者:是岂真知先生者?其诋毁先生者,又谓先生清高自居,好批评人,尤其瞧不起今人。其实,先生不但瞧不起今人,连清代乾嘉学派也很少放在眼里。先生常说:“宋明人纪载之作,千载难继,不独赏其钻研功深,即翦裁之功何易企及?”“昔人志在今古,故重史事,明典章,知沿革。”是知先生之为人治学,先求其大者远者,务使所学能有裨益于国家兴旺、长治久安,民族生存、发扬光大。盖取法乎宋明人之上,贵在志切国计民生,验诸事功,而有似杜工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咏也。 先生早年于书无所不窥,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印刻、板本、校勘、目录之学亦无不求精;平日讲课著书之外,尤喜买书、钞书、印书,得薪大半以偿书债。中岁以后,先生于1936年8月27日日记记云:“买书负累甚众,而无读书之益。今后决将由少买以至于不买。然后择版本稍佳可以悦怡者而买之,不在多也,多则累矣。即现有者亦将以渐廓清,庶乎博而反约。应力以书多装架为戒,或问学稍有进益乎?勉之勉之!”可见先生此时治学已由博返约,前此先生亦尝以南北朝史见长,自时厥后,则专致力于明清两代,而尤注意清初的研究,买书亦以顺康人诗文集为限。以先生所著书而言,《骨董琐记》特详于明清两代无论矣,即就《中华二千年史》考察之,全书二百万言,明清史部分七八十万字,几占全书一少半,而清史部分六十余万言,又占明清史部分四之三,占全书亦几三之一,其重视清史可知。再说钞书、印书,钞而已印者,已不下十数种,其中除董其昌、茅瑞徵、张萱三种为明人外,其余均为清人手稿本或传钞本,即董、茅、张三人亦均为明末之人;钞而未印者,尚有乾隆初年弘旺所著的《皇清通志纲要》、《元功名臣录》和《松月堂目下旧见》等书。今《松月堂目下旧见》已列入1982年至1990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中,则专纪清初重要史事和人物的传记《通志纲要》和《名臣录》两书似亦应列入出版规划之中。至若《清诗纪事初编》一书的出版,虽在先生逝世六七年以后,而其搜罗七百余种的顺康间诗文集之勤,历四十余年之久;六百人小传的撰写时间,虽大部分写定于最后一二年,但合前后时作时辍计之,亦几三十年。其中有早有成稿而又重撰者,如《叶燮传》,先生昔年所作初刻本《已畦集跋》,颇得意,以为不须重作;后又新作一传,乃尽易之,先生所谓“不知孰胜也”。又如补撰的《张兆骞小传》,撰成之后,乃忆旧有此稿,只因旧稿贬多于褒,仍用新撰者。他如顾(炎武)、孙(奇逢)、王(夫之)、黄(宗羲)四传,先生畏难久未草撰,后始成之。今人或有疑《清诗纪事初编》中的前编所录明末人多至二百余人,冠于全书之首,系先生录以自况,颇有不满现实之嫌。实则此编历时三四十年,陆续写成,当卢沟桥事变之秋,先生序中明言:“遭逢变乱,念明清之际,先民处境,有同于我者,不识何以应变,乃取其诗时时观之,钦其节操,忧患中赖以自壮焉。”是先生以明人入清自况,乃是四十年以前之事,岂可移以比之于今日?先生序中亦明言:“是集之作,端资纪事。沧桑诸老,若概以清人目之,彼不任受也。然入清已三四十年,其诗皆作于清时,今采清事,自不能以其明人也而屏之,因别为前编,以示微意。”然则先生之著此编,旨在实事求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解放后的十年中,先生深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又何尝再以明人入清自况乎? 总之,先生一生治学由博返约,中岁以后,专心致志于清史,而堪称为先生代表作者,首推《清诗纪事初编》一书。先生于诗最为当行,六百篇小传中虽有不少人无事可纪,但记姓名、籍贯;然绝大多数小传,言之有物,字字贯行,疏密有致,先生亦颇自矜许,置之古人著作中,亦足称独到之作,无多让也。 我等忝列门墙,垂三十年,学识殊少长进,实有愧于先师之诲诱。今追忆所及,敢以质正于世之深知先生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