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近日刊载了《“坏孩子”在网吧“炼成”》一文,4个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变“坏”全与沉迷网络游戏有关。这几个孩子的经历让人心痛,而文中隐含的逻辑颇让人迷惑,“问题少年”总与“网瘾”相伴相随吗?“网游”是否就是恶之源? 必须承认,含暴力和色情成分的不良游戏是少数,多数网络游戏的内容还是健康的。但“网游”现在成了“潘多拉的盒子”,未成年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怪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人们都在按自己的理解“救孩子”,对戒“网瘾”开出了不同“药方”。有人认为应加强心理辅导,甚至提出将网络成瘾列为精神病症;也有人认为应加强监管。据报道,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近期将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中启动实名认证系统和家长查询系统,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场所和内容进行有效监督。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笔者以为,形成“网瘾”的根源不是心理问题,更不是精神问题,也不仅仅是监管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找准了病因,才好对症下药。 笔者邻居家的孩子正在念中学,酷爱“网游”,时常为此废寝忘食。笔者曾问他:“这游戏就这么大的魔力?”他回答:“在这里你可以‘君临天下’,侠客、富翁、英雄任你挑,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甚至可以拯救地球。”可谓一语中的。马斯洛描述的社会需求理论不是虚言,我们是不是忽视了未成年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在考证、考级、升学的过程中有没有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我们是否该反思,整个社会,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没有为他们提供可以诗意栖居的场所,是否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拿什么来填充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假如孩子们将来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感受欢乐和痛苦,体会成就,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如果孩子以虚拟世界为生活图景,再将虚拟世界的逻辑和生存方式用于现实世界,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很多社会问题会由此而产生。 对于戒除“网瘾”,笔者赞同“疏堵兼用”的方法,既要在“网上”下功夫,更要在“网外”下功夫。我们首先得承认,网络游戏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是现代人的一种娱乐方式,要注重其内容建设,加强监管,却不能一禁了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学校、家庭齐努力,把“减负”落到实处,彻底转变以学习成绩为核心的单一评价机制,形成稳定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家庭关系,让孩子紧张、压抑的情绪及时得到缓解。同时,校外教育也要承担起责任,通过多彩的同伴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王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