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每一个人对自己孩子的爱来看,他(她)都是圣人。为什么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孔子呢?为什么人们对孔子奉若神明呢?源于孔子的一个非凡的发现,他发现了什么呢?其实就一个字。 关键词:仁;孔子;圣 树能不能长好,要看树根,人能不能发展好,要看人心。那么,中国人的人心是什么样子呢?如果用一个字来说明中国人的心,来阐明中国文化的精神,你愿意用哪一个字呢? 母(父)爱至圣 每一个母亲、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爱都丝毫不逊色于圣人对于众生的爱。当了11年的父亲,这是我在2007年前第一次产生的深刻感悟。 新年前女儿刘彤告诉我,他们班里选拔六个入团候选人,老师说主要从考试前十名以及部分班级干部中选拔。可是,老师把所有够条件的同学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就是没有自己的名字。这太不公平了,两次考试,她分别考了第五名、第六名。可是,老师怎么独独把自己给排除在外了呢?女儿越说越伤心,以至痛哭失声,我的心如同刀割一般。这是女儿长到11周岁,第一次与我详细地谈心,实际上是向我宣泄她心中的不平。这也是她第一次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别无旁骛地跟我倾诉。我是如此刻骨铭心地感到了自己的心实际上是与女儿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女儿与我是两个个体,但是本质上我们仍为一体。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重新阅读《论语》、《道德经》等书,孔子的“仁”字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那种电光火石一般的感觉是以前学习孔子所无法感受到的。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涵义是,自己希望自立于社会也让别人自立于社会,自己希望事事成功也让别人事事成功,这也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这个原则说起来是十分简单的,但是做起来又是多么难啊!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合作、双赢,可是真正想双赢的人有几个呢?大多数人还是想自己独赢的。为什么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是如此的艰难呢? 在咀嚼自己对于女儿的刻骨铭心的爱的时候,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母爱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都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瓜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也没有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地来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省许多开支才凑够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后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样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的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着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了,他忏悔了。 你看,一个母亲,哪怕是她再卑微,再贫穷,再辛苦,再懦弱,可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她是那么勇敢,那么坚强,那么自信,那么果断,那么乐于吃苦耐劳。每一位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爱,用至高至圣来形容丝毫也不为过啊。 可是为什么对于他人的孩子不能施予同样的爱呢? 同理,我们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能够做到像爱护自己的利益一样维护他们的利益,而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别人也施予同样的关怀和爱呢?哪怕是这种关怀和爱打了一些折扣! 一个人要按照中国人普遍的道德准则——“仁”来塑造自己并不难,不需要高深的学问,也不需要多么高的悟性,只需要推己及人,身体力行即可。 推己及人 我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爱是那么刻骨铭心,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是那么关心,为什么不能对别人的孩子,对于别人的兄弟姐妹也给予适当的爱呢?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看起来是各不相同的个体,其实本质上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心心相连、心心相印的,并由此构成心联网。所以关心和爱护别人实际上就是关心和爱护自己。 六十多岁的台湾某大学教授李丽辉,因家乡情结,每次回大陆都要去成都。1992年秋的一天,李教授回宾馆时,见一女盲人在大街上乞讨。此时,从公交车上走下一老太太,她是去医院做化疗的,可钱包在车上被窃。听到老太太的哭声和原委后,女乞丐毫不犹豫地将乞讨得来的钱全部给了老太太。李教授被这感人的一幕深深打动。可当她回过神来要帮女乞丐时,却已不见踪影。一年后,李教授再次到成都,一次散步时又发现这个女乞丐。李教授给了她50元钱,并把她带到住所,交谈中知道女乞丐名叫张蓉,不到一岁时被父母抛弃,被一户无生育能力的人家收养。后来这户人家有了亲儿子,就另眼看待她了。12岁时她患了眼病,养父母不愿出钱医治,她双眼失明。失明后养父母更把她当累赘,17岁时她只好离家靠乞讨度日。李教授第二天陪她去成都几个大医院眼科检查,都认为复明的可能性为零,带她去北京就诊,结论也是相同。后来,李教授听说美国可以治这种眼病,在2002年把她带到旧金山一家公立医院,竟免费为她施行眼球虹膜再植,手术非常成功,她重见了光明。 这是一个典型的善的循环的案例,乞丐无私地对病人倾囊相助,感动了李教授,而李教授又无私地资助乞丐,美国的医院竟免费为她治好了病。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善有善报,这是真的吗?人们往往抱着怀疑的态度,而正是人们大都在斤斤计较,惟恐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所以就不肯去帮助别人。让我们再看一个更为著名的故事。 19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英国农夫弗莱明在种田,听到不远处沼泽地里传来呼救声,他扛起锄头跑过去,见一少年已深陷泥沼,挣扎着无力自拔。弗莱明赶紧将锄头柄伸过去,少年被拖出死亡的陷阱。第二天,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在简陋的农舍前,男孩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掏出一笔重金往弗莱明怀里塞。弗莱明执意谢绝。在推让时,伦道夫看到弗莱明身后探出一个小脑袋,知道是他的儿子,问是否上学了。围观的人群告诉他:“该上学了,家里穷,上不起学”。伦道夫说:“请接受我的一份回报,否则我的良知难以安宁。”在伦道夫的资助下,孩子圆了求学梦,最终成为一位细菌学家。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真叫无巧不成书,半个世纪后,在抗击纳粹入侵的紧要关头,英国首相邱吉尔积劳成疾,感染肺炎而生命垂危。在生死攸关时,这种全新的特效药青霉素开始用于临床,救了邱吉尔的命。邱吉尔这位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正是伦道夫勋爵的儿子,也就是当年弗莱明之父从沼泽中救出来的那个少年。 这两个故事中的因果报应,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做好事的人当时并不图别人报恩,只是良心使然,感到这是自己应该做的。然而,正是因为他们有善良的动机,经常干好事,天长日久,一定会得到回报。 说句老实话,我一直不大喜欢孔子,尽管买匡亚明先生写的《孔子评传》时我才十几岁。但是到了不惑之年,再读孔子,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就越来越感觉到孔子的伟大,孔子与我们的须臾不离。我感到孔子仍然活着,就坐在我的面前,与我对话,给我教诲。 孔子是伟大的,他的伟大正源于他的平常,他的学说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里。 边读老子,边读孔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恬美,香醇,如饮“茅台”,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 主编 《中华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2月第二次印刷 2、 心放 著 《心兵法》新世界出版社 2005年5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