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开永存 走在南开大学的校园中,寻访着与张伯苓有关的一切。 一直认为张伯苓的雕像应该就是在伯苓楼附近,伯苓楼几乎所有同学都知道,还有位同学热心为我指路。 但问及张伯苓先生的雕像所在,问了几个同学都不知道,甚至两位大四的学生都摇头不知,记者感叹四年的生活竟不知学校缔造者的雕像。 最后记者联系到了学校新闻中心的一位学生干部,这位同学介绍说:“在医学院前的南大中心花园,张伯苓先生和严范孙先生的雕像都坐落在此,张伯苓先生和夫人的骨灰也埋葬在那里。” 据他介绍, 1989年10月16日,在南开大学落成的张伯苓半身铜像移入校中心花园,张伯苓及夫人的骨灰合葬于铜像后侧。 走在中心花园中,小路上还有些积雪,天气寒冷,花园中很冷清,右手边是严范孙先生雕像,左手边是张伯苓先生雕像,但旁边并无更多具体介绍,雕像旁环绕着多棵松柏,寓意长青。 我想,每个清晨,一定有很多学生在中心公园的长廊上晨读,一代一代的南开学子从这里学成走向社会。 家中开馆 1876年,张伯苓出生在天津宜兴阜,其父张云藻,不以科举功名为重,酷爱音乐,尤擅长琵琶,天津人称之为“琵琶张”。1891年,张伯苓考入北洋水师学堂。他是航海驾驶班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严复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1894年,张伯苓等十八名同学完成堂课,被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时值朝鲜东学党之变,清政府出兵平乱,日本也趁机出兵寻衅,遂引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7年,承甲午败绩,帝国主义强盗的协议既成,清廷派大员去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张伯苓随舰前往。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青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青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张伯苓目睹这场“国帜三易”的接收和转让仪式,亲自尝受了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气愤填膺。从威海卫归来之后,他认为海军报国无望,决定退役。 甲午之战失败的教训让他决心创办新式教育。适值天津名绅严范孙倡办新学,1898年乃延聘张伯苓主持严氏家塾。 张伯苓在严馆执教时期除教授学生学习英文、数学和理化外,并提倡体育。1901年,天津邑绅王奎章也聘请张伯苓教其于侄,是谓“王馆”。 张伯苓在严、王两馆,循环往复,诲人不倦。两馆教法大体相同,只是附读学生逐年增多,设备及教法都还不完备。 创办南开 1903年,张伯苓乘暑假航海东渡,亲眼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盛况,领略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及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启发。 1904年 5月,经过四个月的细心考察后回国,决定成立中学。遂将严、王两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从此他结束了家塾先生的生涯,成为学堂的学监。 每看到各届毕业生依依不舍地离开学校,他觉得应该向大多数学生提供继续升学的机会。于是他决心赴美学习和考察。 1918年,适逢严修与范静生也赴美,张伯苓乃与严、范游遍美国各地,考察了许多私立大学的组织和实施。12月,张伯苓与严修游美归国。不久便积极筹募经费,并获徐世昌、黎元洪等人及天津士绅之助,开始筹划创办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的兴办和发展,对张伯苓来说,并不意味着兴办教育的终结。1923年建立了南开女中。接着在1928年,张伯苓又兴致勃勃地在女生校舍对面建筑小学校舍,设立了小学部。 在兴建和完善女中和小学之后,张伯苓分别于1927年和1932年创办了南开经济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 “公”“能”做校训 1934年,在南开创办三十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张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为南开校训。张伯苓先生讲,南开精神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他详细阐述道:“允公,是大公,而不是什么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主义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并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南开老一辈校友的回忆录中对与张校长有着这样的记录,“高大挺拔的身材和刚毅洪亮的天津腔。” 南开学校创办后,他强调:“南开学生的体质,决不能像现在一般人那样虚弱,要健壮起来”。于是体育教育便在南开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 在张伯苓的大力倡导下,体育之风吹遍了南开园,优秀的运动选手和实力雄厚的运动代表队也不断涌现。从董守义到郭毓彬,从中北足球队到南开五虎,都是曾经在天津、华北及全国各地甚至远东比赛中威震一时的骁将猛士。 积沙成塔,积羽沉舟。张伯苓的努力在当时的全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他还被推为中国体育事业的领导人物。 体育专家、曾任职于南开的郝更生指出:“中国近五十年来的体育史,和张先生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数十年来,先生提倡体育的热忱,始终不懈,其精神感召和领导作用,对我国体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国体育能有今日的基础,先生之功甚大。” 一生布衣蔬食 老舍和曹禺称赞他“不吸烟,也不喝酒,一辈子也不摸麻将和牌九”,始终过着布衣蔬食的生活。他深知俭可养廉,婚后曾对夫人说:“教育清苦事业,所入无多,当量入以为出,家中事悉以累汝。”所以一切家务均由夫人亲自料理,而从无仆役。 张伯苓从办学之日起,个人一无所有,但为了南开的发展,他不顾一切,甚至不怕赤字,不怕超支。有人说:“在南开的身边,有历史悠久的北大,有经济充裕的清华,南开是个私立学校,两者皆无。然而,南开有一位清廉刚介的张校长,他能用很少的钱,办很多的事。” 1951年张伯苓在天津病逝,留在他身上的,只有几元准备乘电车的零用钱。至死,张伯苓一贫如洗,但在后继者的心目中他却是最富有的。(来源:渤海早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