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前551---前449)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尊称为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先世为鲁国贵族,但至其少时,已“贫且贱”,他生长于当时文化中心和私学的发祥地鲁国,从小受周礼熏陶,年15即立志求学。20岁左右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做过管仓库和畜牧牛羊的小吏,也曾教于阙里,属蒙学性质。约30岁时开始创办私学,从事讲学活动,此后40余年从未间断,一生培养了大批人才,号称弟子三千,通六艺者达70余人,50岁以后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空,又迁大司寇并设相事。55时不得已去职,离开鲁国,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然终不见用。68岁时重返鲁国,专事讲学和著述,整理《诗》、《书》、《礼》、《乐》、《周易》,编写《春秋》。死后葬曲阜城北泗水之滨,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庐墓而居,在墓旁守丧三年,独子贡守丧六年方离开。褒成宣尼公是孔子最早的谥号。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 年),封孔子后代孔均为褒成侯,以奉其祀。并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是为历代帝王加封孔子尊号之始。 孔子所创办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孔门弟子辑录的《论语》一书,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参考资料。孔子非常重视教育,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甚至比政令、刑律等更加重要和有效,提出了“庶、副、教”的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上,教育起着决定的作用。他最早探讨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教育和习染的不同造成的,强调“行相近,习相远”。同时也肯定了教育的决定作用。在教育对象上,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即:无分贵族与贫民,也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立主扩大教育对象。他一生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就是能“修己为安人”的治术人才。因此在教育内容上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都说明了这一点。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的忠恕之道,强调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所使用的教材,既是他整理过的“六书”,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反对学生“学稼”、“学圃”,这是其教育内容方面的缺陷,也是其历史和阶级局限的反映。孔子的教学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他所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不少借鉴意义。他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第一个精辟的表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启发”一词即出自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名言。他也是第一个成功运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教育家。南宋时朱熹称赞他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他主张学思结合,学行并重,要求学生学而时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自省自克,改过迁善。他自己医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生忠诲,以德服人,深受学生爱戴。 孔子在封建社会被尊成为“圣人”,誉为“万世师表”。孔子一生的主要贡献在文化教育方面。一是他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扩大了教育对象,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深刻的教育理论,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二是整理“六书”,汉以后被尊为“六经”,在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