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27~约97),中国汉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生于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出身于“细族孤门”。自幼好学,青年时到京师太学读书,受业于著名的儒学大师班彪。王充曾任郡功曹、治中等官,由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久弃官回乡,居家教授,致力著述。晚年生活十分困苦,据《后汉书》载,永元中(约公元97)病死,终年70岁左右。 王充目击当时在方士仙术,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灾异迷信思想影响下,书传记载夸张失实,经典注疏杂入谶纬;伪书充斥,学术驳杂,使儒学神化,以致是非不清,黑白颠倒,他奋起冲破旧传统,对世人所共同奉守不渝的五经进行一番虚实是非之辨。于是作《论衡》,对虚妄不实之言加以评论。王充以博通古今,广采众家的治学精神,撰写了很多著作,但保留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现存30卷84 篇(原85篇,缺《招致》篇)。《论衡》继承了前代思想家的唯物主义传统,吸收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思想和自然科学成果,是一部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论述新颖的哲学政论名著。 在王充的教育思想中,他从人性可以改变的观点出发,认为一般人“在化不在性”,“在于教,不独在性”。他以染丝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下可以改变人的善恶品质。他说,婴儿“本无争夺之心”,但长大以后,接受“利色”思想的影响,逐渐产生了“争夺之心”;同样,婴儿也“无推让之心”,长大以后,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可以养成“推让之心”。他在《率性》篇中,提出“教训之功”,“渐渍之力”。他认为,人的知识、才能、道德品质都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改变的。 王充否认“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学以求知。他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他认为学习过程,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但仅凭耳目等感官的感知,还会产生真伪、虚实不分的假象,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还必须“铨订于内”,“以心意议”,即经过思维功夫,才能做到:“订其真伪,辨其实虚”,达到理性认识。为了证明知识是否正确,还要以“效验”与“有证”去检验知识的可靠性。这样就形成了:“目见口问”──“以心意议”──“效验有证”的认识公式,构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教学论基础。 王充针对当时颂古非今的思潮,明确提出,古今无异,今优于古。他指斥“好褒古而毁今”的世俗之见,认为知古不知今就如同瞎子一样。他重视现实,主张在学习上不必拘泥于师法和古义。他卑视那些“尊古卑今”的儒生,认为这种人“少所见而多所闻”,只相信过去,而忽略当今,只知道死守经书,不知道分析、辨难,因此常常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汉代自武帝以后,儒者讲经注经,五经各有其传,师法所承,分经分家,各习专门之法树立门槛,并以此猎取功名利禄,严重地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窒息了人们的思想。王充冲破流俗, 提倡求真求实,打破师法家法 门户之见,探索经书的本义。他指出, 当时儒者讲说五经错误很多,前代儒生不了解事情的本末,“空生虚说”,后代儒生又盲目迷信师教,所以就“随旧述故,滑习词语”,只知遵守师法家法,“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虽然注经千篇,也不会有创见卓识。王充不盲目相信一家之言,“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提倡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破除偶像。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 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在儒术独尊,孔学神化的情况下,他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羁绊,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启发独立思考,发扬人的创造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 (阎国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