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于昨天正式启动。媒体对此消息的报道题目是“全国中小学生冬季长跑争议中开跑”,简洁而准确地传达出这一举措在社会舆论中引发的争议和尴尬。 自从该项活动的动议提出以来,来自学生、家长、媒体、学校的质疑、批评不绝于耳。其质疑大多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则质疑可行性不高,如场地不足无法开展、学生身体素质欠佳难以完成、长跑过后无处洗澡等等;二则批评“一刀切”的行政命令不仅过于武断,且有政绩作秀之嫌。如有媒体文章便直指“长跑活动与权力的仪式表演”。 面对舆论的质疑,活动组织者也做出了多次回应,并反复强调长跑活动不提倡“一刀切”,长跑距离也并非强制标准,各地、各学校可因地制宜,并可采取多种锻炼形式。被质疑最多的行政命令、强制推广色彩全面淡化,舆论的批评也相应减弱。至于最终的效果如何,目前还很难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质疑、批评声中,唯有一点可称普遍的共识,即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佳,很难适应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官员披露,目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耐力、爆发力、速度等指标已连续20年持续下降,超体重、肥胖人数在近10年里上升速度很快。面对如此现实,“应该跑”乃至“必须跑”应该不存争议,而“如何跑”才是争执的核心。 1992年,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根据一次中日联合夏令营的经历,撰写了轰动一时的报道《夏令营中的较量》,首次将中国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低下的现实,置于中日学生“对抗”的语境下予以审视,一时间使这一问题具有了事关“国运”、“国策”的宏大意义。然而15年后,孙云晓先生再次在《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中提出,15年前的问题,有些得到了解决,有些则反而更加严重。甚至,15年前导致中国学生“败”给日本学生的夏令营,由于“一旦有学生出事,动辄索赔上百万元,现在没有哪个学校敢承担这么高的风险”,如今竟也成了奢望。 这样的现状,无疑揭示了中国教育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另一方面却是对应试知识之外的综合教育的全面放弃,以至于任何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素质训练,都成了对学生宝贵时间的“挤占”;一方面是现代综合教育提出的各种软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却是长期教育欠账留下的狭小空间和简陋设备,以至于对设备条件要求最为简单的长跑,也成了部分学校无力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学生、家长、舆论对行政主导下的“全能”教育模式的反感和抵触,另一方面却是家长对学校责任的无限要求,以至于部分学校以消极应对的态度,把体育课都视为“高风险”项目予以取消。 正是在上述多重矛盾的挤压下,“应该跑”的普遍共识,却在“如何跑”的争论中,被置于尴尬的处境和事实流产的危险之中。 在应试教育造成的单一竞比模式没有根本改观的情况下,无论行政命令还是学生自觉,都很难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长跑等体育活动的开展。但静候教育模式改变再图体育活动的开展,却要以一代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代价,显然更不可行。在矛盾和尴尬中,动员各方重新将学生身体素质问题提高到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高度,为学生长跑等体育活动“挤”出更多时间和空间,或许是各方应该形成的新的共识。 目前,活动组织者做出的各种回应、调整,已经大大弱化了行政命令的色彩,而是更多地寄托于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自愿和自觉。学校、学生、家长、舆论等各方,也有必要更多体会该项活动的本来意义,更多站在对学生身体素质关怀的角度,促成这一活动的持续开展。(张天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