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对学生住宿管理情况开展自查,杜绝按学生经济状况安排住房情况。(10月15日 新京报) 如果不是教育部的这份通知,我还真想象不到,大学里居然还有特殊身份的学生存在。“分数不够,钱来凑”,这我能理解。一些孩子高考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考分达不到录取分数线,以货币方式弥补分差,终于也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当然也应该庆贺。但进了校园,除了学生这个身份,任何人都不应有低人一等、高人一筹的姿态存在。学生可以清高,也可以自傲,但都是个人行为,至于在老师、同学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地位,绝对不应是金钱可以作主的。 如今,只要学生愿意出钱,就可以住上条件好一点的宿舍,就实在就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北京地区一所高校学生工作部的负责人甚至“曲线救国”,婉转地表示,只要限制宿舍的奢华程度,学校应该有权提供一些相对简陋、住宿费比较低的宿舍,给愿意在学校住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毕竟可以节约他们一笔费用。其言下之意,好象是在说学校在“劫富济贫”,贫富学生实现“双赢”,显示大学人性化管理一般。然而,这种貌似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经济负担的做法,又有多少学生叫好、感恩呢?我不得而知。但我可以肯定,贫困学生对此未必叫好。学校可以这样做,但贫困生反对拿他们作借口。 校园内,只有师生、同学,没有贵贱。学校为有钱学生提供享受特殊待遇的便利,是人为把自己的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表现。《华西都市报》近日有报道说,四川某高校部分女生享受到了“单间待遇”,一名学生可包住一间宿舍。某女生在缴纳了相当于标准间4个人的住宿费,即一年4800元 的费用后,入住了自己独住的寝室。对此举,有人认为这样不利于学生和同学交往,有人认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就无可厚非。我觉得,如此做法,不仅让校园产生出了贵族,更让学问沾上了铜臭,是对学术、学问的大不敬。金钱面前,富有的学生难道就真的可以高人一等?有道是“作茧自缚”,作为大学此时应该感到汗颜。大学,是做大学问的处所,金钱万能到如此地步,为师者或者其管理者就真的一点也不觉得这是自取其辱吗? 学校想增收,自然多打学生的主意。学校宿舍有空余,原本应该可以给更多的学生一个宽松的住宿环境。让大部分学生挤着,让少部分有钱的学生独享公共资源,对于贫富学生而言,其实都是一种不公。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大学都不应有此举措。否则,“今天我以母校为自豪,明天母校以我为骄傲”岂不就成了一句套话。 尊重每一个学生,是大学应尽的职责和本份。厚此薄彼,不是大学所为。说实话,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我真不知道还有多少大学学子以母校为自豪。可怜的是,当富也好、贫好罢的学子有所作为之后,其母校却百般地套近乎,曾经的耻辱又有谁重新拾起?(冷雪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