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晚报》7月20日报道,为考验女儿的应变能力,重庆市的一位母亲想出了新奇的“闹市弃女”招数:她在逛街时故意把女儿丢弃,结果导致小孩号啕大哭,满街找妈10多分钟——前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上演的这一幕,招来路人议论纷纷。 基于当代青少年群体逆境适应能力差的社会背景,我们不难理解这位母亲“闹市弃女”行为背后的忧患意识。但这种方式却显然有着“刻舟求剑”式的僵化:一来,此等偏激手段不可避免会给孩子的脆弱心灵带来负效应;二来,把一个5岁的孩子只身置于与自己年龄不相吻合、完全成人化的闹市环境,要求其从中汲取“应变能力”的元素,无疑有“牛头不对马嘴”之嫌。 “闹市弃女”以提升孩子的逆境应变能力,这是一个十足的昏招,但其却彰显出在“顺境”的现实环境中不少家长的类似心态。略加浏览各类媒体,“闹市弃女”般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富翁家长要求子女停学去摆摊、擦皮鞋;有的城市家庭盲目要求孩子参加各种“魔鬼训练营”;更有不少家长热衷于带领孩子参加各类“逆商”测试,狂补逆境适应知识…… 不难窥见,这一切缘于部分家长根深蒂固的“逆境崇拜症”:顺境可以滋养心智、塑成良好的性情和健全的人格;逆境则能教人如何面对压力、挫折和失败,加速社会角色属性的成熟,然而二者却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而面对孩子的“弱不禁风”,不少家长忘却了“顺境逆境不可偏废”的基本原则,过多地把目光聚焦于逆境的 “倒逼”效能,在他们看来,各种过度的、人造的“逆境”比“顺境”更能磨练孩子、促使其成熟——以此衡量,不难理解“闹市弃女”等诸多现象的发轫与面世。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逆境”,“逆境”是人生成长不可避免的“阵痛”,但前提是它要自然而非刻意。“闹市弃女”不是强健孩子精魄的良方,它凸显出我们社会教育创新的“落差”:时代的进步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顺境”,而我们的教育却还没有为社会提供一套“如何在顺境中成材”的教育启蒙思想,以至于家长们非要借助于“闹市弃女”的偏方,来缓释自身望子成龙的强烈诉求。(当代生活报 王聃) (责任编辑:admin) |